【摘 要】
:
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相应的适应性对策,进而为人类社会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信息是当今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目标。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和温室气体排放两个途径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本文利用耦合了作物产量生态学模型SUCROS的区域环境集成模式RIEMS(V2.0),考虑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的综合效应,对未来50年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机 构】
:
中国人民解放军61741部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气象水文局,北京,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相应的适应性对策,进而为人类社会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信息是当今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目标。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和温室气体排放两个途径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本文利用耦合了作物产量生态学模型SUCROS的区域环境集成模式RIEMS(V2.0),考虑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的综合效应,对未来50年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情景下的气候变化特征开展了情景预测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认为,未来50年,我国北方区域的气温将延续升高的趋势,尤其是青藏高原区域、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区域升温最为明显,我国南方区域尤其是华南的气温则可能会有所降低,地面温度的变化幅度大致在±5℃左右。从降水的角度分析,我国地面降水变化具有东部区域增加西部区域减少的整体趋势。除了在青藏高原南部、广东南部和福建沿海三个年降水量的极值中心外,未来50年在华北区域可能形成一个新的降水极值中心,年降水量超过1000mm。单纯考虑温室气体的影响,500pp左右的CO2浓度含量可能是CO2含量影响区域气候变化的临界值,大气中CO2总量一旦超过该值则会造成区域大面积的升温。105°E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域和120°E以东的东北区域等区域是CO2浓度递增变化响应较为敏感的区域,这些区域伴随着地面温度的升高,区域年降水量是减少的,因此,温室气体排量的增加会加剧北方区域尤其是西北和东北区域的干旱程度。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暖已影响到方方面面,地处中纬度的东洞庭湖湿地已受其影响。本文从东洞庭湖气象水文条件与洲滩湿地生态关系入手分析,揭示出湿地生态原生态优良,而现今湿地生态已显危机,并探究其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思考建议,具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应用岳阳6个气象站1952~2006年气温序列资料,对全市平均气温、最高平均气温、最低平均气温、年较差、日最高气温≧35℃日数、日最低气温≦0℃日数以及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月、季、年序列进行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去53年岳阳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呈现了不同幅度的显著增长。由于最低气温的上升幅度大于最高气温,年平均日较差显示出缩小趋势。在季节变化上,冬季季平均气温微弱上升外,其
利用1951~2006年齐齐哈尔市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对WMO发布的24种极端气温和降水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齐齐哈尔市极端气候事件的事实和变化特征:年最低气温、暖夜、热夜日数、和生长季长度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冷夜、冷日、霜日、冰日和日平均温差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各种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都不显著;极端气温和降水指数均存在阶段性特征和突变特征;最低气温的增暖主要发生在80年代中期以后,而最高气温则在
本文用河南省1961-2007年的气温、降水、能见度等气象要素,通过资料处理、制图、制表对河南省气候变化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河南省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气温变暖在冬季表现的最明显,全省冬季平均气温上升约1.6℃,豫北升幅大,豫南升幅小;全省降水量近50年来大部分地区降水无变化或有微弱的变化趋势,全省夏季降水时段和强降水较集中;全省能见度下降明显。通过对全省气温、降水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分析表明:气候变暖
利用线性趋势法对长白山地区13个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逐日温度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温变化趋势。同时,通过Mann-Kendall方法确定突变点位置,并结合t-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有极为显著的增加趋势,趋势分别为0.23℃/10a和0.46℃/10a;均能够通过α=0.001的显著性检验。近50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系列都有一个突变点,其中最高气温的突
选取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1961~2007年165个站点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高温天气的年代际变化与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6、7月份,大于37℃的强高温天气和大于40℃的极端高温天气90%以上都出现在这一时段
对九江出现的一次雨凇转大到暴雪形成机制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雨凇和大到暴雪都具备中空暖低空冷的逆温层结,并处对称不稳定状态中,垂直风切变明显,有足够的水汽输送和上升运动等有利的形成机制条件。雨凇转大到暴雪时,形成机制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冷层增厚,暖层气温略降低且厚度减小,过饱和层升高,水汽输送迅速增强。垂直风切变加强导致对称不稳定能量增大,冷空气增强使辐散辐合层明显抬高,造成强烈上升运动。本文
受北方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2008年1月12日~2月2日,新余市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这次灾害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损失严重,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平均最高气温异常偏低,创历史同期新低。持续22天无日照也是历史同期罕见。日平均气温异常偏低、降水量显著偏多、最长连续冰冻日数、积雪深度等排名历史同期第二。造成这次雨雪冰冻天气的根本原因是拉尼娜事件影响和欧亚地区自1月
南通地区近二十年来只出现过两次暴雪天气。本文将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从影响系统的配置和物理量及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对1998年3月19-21日和2008年1月25-29日这两次暴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这两次暴雪天气形成的共同原因以及不同之处,为今后的降雪预报工作积累依据。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相同之处是①高空槽、暖切变线和地面冷锋的相互配置是这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
对1956~2008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地处珠江三角洲的江门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增多:近50年来,江门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不断上升,冬季气温上升最明显;夏季高温出现频率增加,持续性高温也呈增长趋势;“龙舟水”增多明显;雷暴日数增多;年暴雨日数上升;灰霾现象日趋严重。2008年年初该市还遭受了严重的低温阴雨天气灾害。同时,2008年4月出现有史以来影响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