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权赋权法灰色系统理论在外来牛改良本地牛生长性能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 :2010年全国家畜环境与生态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g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便捷地评价外来牛改良本地牛生长性能效果,为科学的引种改良提供依据。本文应用熵权赋权法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对相同生长条件下的12月龄德南牛、皮南牛、夏南牛、利南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5项指标进行分析,建立综合评估模型,并对其生长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夏南牛、德南牛得分最高,综合生长性能最好。德国黄牛和夏洛来牛改良南阳本地牛效果最好,适宜在本土推广。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相符,说明熵权赋权法的灰色系统理论可以用于外来牛改良本地牛生长性能的综合评价。
其他文献
本试验比较了发酵床养猪模式与常规饲养在猪肉品质的差异。随机选择6头发酵床饲养的长白肥育猪屠宰后和取自6头不同猪的市售猪肉进行肉质测定。结果显示发酵床产出猪肉在红度和色泽丰富度上优于常规产出猪肉(P<0.01),pH和滴水损失适中,肌内脂肪含量高于常规产出猪肉且能达到优质理想值,相应硬脂酸和饱和脂肪酸比例稍高,背最长肌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猪肉(P<0.01)。结果表明发酵床产
结合国内外关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最新研究成果,就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功效及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综合分析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猪、鸡、牛、羊、水产等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发展趋势为回归自然和保护自然。
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对动物和人具有多种生理毒性,环境中的重金属可通过生物链蓄积污染饲料和动物源性食品,造成食品和人类安全隐患。本文分析动物源性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来源,总结了重金属在动物源性食品的污染现状及其对畜禽和人体的危害,介绍控制动物源性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和饲料调控技术,以期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本文从恶臭气体、病原微生物、抗菌素、重金属、氮磷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并对几种处理粪便污染的生物技术做了介绍,展望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
广东省是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本文选择梅州市开展畜禽粪便排放量的环境风险研究。主要采用排泄系数估算法计算出梅州市2008年各类畜禽和各县(区)的畜禽粪便产生量,并进行耕地畜禽粪便最大负荷量的计算,用耕地畜禽粪便承载预警值对畜禽养殖进行污染风险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梅州市畜禽产生的粪量为324.59万t,尿液为180.03万t,粪尿合计504.63万t,BOD5为19.35万t,C
呼和浩特地区是奶牛头数较多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乳业有了突飞猛进的态势,也推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大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由于奶牛养殖场主要分布在城郊周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文调查研究了呼和浩特地区奶牛粪便的污染情况,并从当地农田负荷角度分析了粪便污染的危害,提出要加强奶牛粪便的综合治理力度,制定畜牧业污染防
本试验主要研究发酵床养殖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两次进行,分别在夏季的7-8月和冬季的12-1月,设水泥地面对照组。夏季试验发酵床养猪的试验群体为105头,分9圈饲养,密度为1.7㎡/头;冬季试验发酵床养殖观察的群体数量为112头,分9圈,密度为1.7㎡/头。水泥地面对照观察3圈,群体为42头,密度1.5㎡/头。水泥地面猪舍无后窗,发酵床猪舍后墙开窗90×100㎝后窗,窗距离
试验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4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二个重复。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饲养及传统方式饲养,研究两组猪在小猪阶段(20-60kg)和大猪阶段(60-120kg)的生长性能差异及对猪舍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第一阶段的日增重分别为770.8g和741.7g,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分别为2.1和2.24,差异显著(P<0.05);在小猪阶段试验
畜禽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是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我国畜禽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3年来的主要进展,包括标准的制定情况,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整理、数字化表达,关键性数据的补充完善,活体和遗传物质的收集、整理整合,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和运行服务等。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环境科学本身就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环境与生物有机体关系密切,家畜环境科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生命活动影响规律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科学,随着高效率工作化畜牧业的发展,对家畜环境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面向生产实际,突出实践环节,既是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