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减灾调控途径研究

来源 :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o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小麦不同生育期阶段性低温发生趋于频繁,不同程度地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研究探明低温对小麦产量形成生理的影响及减灾措施对小麦实现高产稳产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选用春性品种扬麦16和半冬性品种徐麦30,采用盆栽试验,利用人工智能控温室进行低温模拟试验,分别在分蘖期(-6℃、-10℃、-2/-8℃)、拔节期(-2℃、4℃、3/-4℃)、药隔期(5/-3℃)、减数分裂期(8/-1℃)和开花期(12/4℃)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处理,处理结束后移至自然条件下生长至成熟,同时研究分蘖期、拔节期、药隔期和减数分蘖期低温胁迫发生后的减灾调控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黄土高原旱作麦区自然降水不足且分布不均(年降雨量400-600 mm,且60%以上集中于7-9月夏闲期)、近年来不合理施氮肥造成的不稳产问题一直备受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如何蓄保夏闲期自然降水和合理施氮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水肥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肥料的增产作用不仅在于肥料本身,更重要的还在于与土壤水分的互作。小麦是中国主要的口粮作物,其中约1/6分布于北方半干旱地区。为保证整个北方粮食安全,探
黄土高原旱作麦区年平均自然降水约500毫米,且集中在小麦休闲期(7-9月),这与小麦生长季不吻合,产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干旱,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降水,提高土壤积蓄水能力,是该地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前入围绕旱作麦田耕作蓄水和地膜覆盖播种保水技术的研究较多,而地膜覆盖技术前移至休闲期,可有效提高底墒,提高土壤水分贮备水平,可避免地膜覆盖播种造成的弊端研究较少。因此,为明确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蓄水增产技
我国北方旱区覆盖和耕作措施是提高旱作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主要技术措施.通过量化当前的农业技术效果,寻找适宜的农业综合管理技术来利用有限水分资源,并改善作物WUE已经成了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黄土高原地区85篇关于小麦产量、WUE、蒸散发(ET)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文献结果,利用Meta-analysis方法研究了半干旱地区平膜覆盖(FM)、垄膜覆盖(RFM)、秸秆覆盖(
会议
在前期旱地冬小麦连续三年补灌探索实践基础上,试验于2014-2016年在陕西蓝田县杨村和永寿县翟家村进行,选用中麦895(蓝田)和中麦175(永寿)小麦品种,研究越冬期和拔节期不同补灌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越冬期和拔节期补灌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其中均以越冬期16m3+拔节期16m3组合增产效果最显著.补灌表现出显著或极其显著的增产效果.蓝田越冬期补灌16m3较对照增产1379.3~1
2015-2016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农业试验站(陕西永寿)设置洛阳鑫乐沟播、西安亚奥免耕、立体匀播与普通条播等4种播种方式,研究其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中麦175小麦品种.试验于2015年9月22日播种,2016年6月21日收获.结果表明:(1)不同方式播种小麦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鑫乐沟播小麦产量最高,比亚奥免耕播种和条播分别增产25.9%和13.7%;其增产的主要因素是穗粒数显著提高
陕西地处北方冬麦区,关中地区又为其主要的冬小麦种植地区.本研究以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关中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蚂蚱麦等8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关中麦区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及其相关特征的变化规律,发现品种改良过程中有利于产量提升的生理和形态机制,对指导小麦育种中的性状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关中麦区冬小麦产量随种植年代的推移显著增加,遗传产量增益速率为1.65%.千粒重和穗粒数
试验于2015-2016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永寿旱作农业试验站进行,选用9个旱地小麦品种,开花期叶面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研究其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叶面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后,其对产量的效应与品种有关.西农928增产7656kg/hm2,增产幅度为达8.8%,极显著增产;农大5181的增产9633.6kg/h㎡,增产幅度为2.9%,达显著水平,其它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CO2是温室效应贡献率最大的气体。农田生态系统是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人为CO2排放量的11%。研究农田碳排放对于缓解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具有重要生态意义[3]。沟垄集雨种植技术在干旱和半干旱的雨养农业中运用广泛,有研究表明,沟垄集雨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玉米、小麦、苜蓿和马铃薯等作物的产量,也可以提高地表土壤的温度,增加土壤表层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提高土壤酶
会议
我国稻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冬麦区南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集中在北纬31°~35°地区,面积6500~7000万亩,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稻茬小麦产区雨水偏多,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其中300~500毫米集中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小麦开花期极易遭受渍害.为研究花后渍水对不同稻茬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于2014~2015和2015~2016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在安徽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新疆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新疆粮食作物的64%以上。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分不足直接造成作物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5%,并且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加剧,限制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农业受旱面积不断扩大。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实施高效节水农业成为中国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