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钢中Al/Ti/Mg/Zr夹杂物形成的热力学及其试验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材料计算与模拟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低合金钢中Al、Ti、Mg、Zr夹杂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并从试验中观察了不同夹杂物的形态、尺寸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对0.08℃-0.20Si-1.5Mn-0.02Ti-0.0050O-0.0040N合金体系,Al含量低于0.0075%时,Ti处理钢中可避免得到Al的氧化物夹杂,钢中主要为Ti的氧化物;Mg加入到Ti处理钢中可细化夹杂物的尺寸,Mg含量低于23ppm时钢中可避免形成MgO夹杂从而使钢种得到大量细小的Ti-Mg-O复合氧化物夹杂;Zr含量为45ppm时,钢中可得到等量的Zr的氧化物和Ti的氧化物夹杂,此时钢中夹杂物尺寸最为细小。在焊接冷却过程中,Al、Mg、Zr的氧化物不能促进晶内针状铁素体的形成,焊接粗晶区韧性较差。Ti的氧化物、Ti-Mg-O和Ti-Zr-O复合氧化物均能促进针状铁素体的形成,焊接粗晶区低温韧性相对较高。
其他文献
在连铸二次冷却的研究中,目前较多的研究工作是对其冷却和传热过程进行数学模拟,但二冷传热模型并不能精确地反映及预测连铸坯在凝固过程中是否产生裂纹。为此,本文重点研究薄板坯连铸带液芯压下过程中铸坯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及其耦合情况,为预测铸坯的质量情况提供依据。
利用三维有限元商品软件Marc.Superform对ECAP(EqualChannel Angular Pressing)变形中模具通道背面摩擦对试样变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通过改善外部摩察工艺条件使得变形试样变形均匀,从而获得组织性能较为均匀的试样。模拟所采用的模具外形尺寸是外圆角ψ=20°,通道夹角φ=120°,采用的试样尺寸为15mm×15mm×70mm。在模拟过程中,挤压模具和挤压杆被看做
不同标准体系之间钢铁材料牌号的对照匹配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工作。随着各国制造业走向全球采购,简便、快速、准确实现钢材牌号的跨国、跨标准的对照选择,成为材料研发、采购、应用等各个环节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中国这样一个钢铁材料进出口大国尤为重要。介绍了基于雷达图法的材料牌号自动匹配技术,将材料的成份、性能数据及用途、形状、特殊性能、交货状态等信息表述为一组数学特征,通过计算不同材料牌号的相似度函数,方便地实
采用以2212相为主的制备BSCCO带材的前驱粉作中间层并高温直接加压扩散连接新方法制备超导接头,初步研究了保温时间与压力对接头超导电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保温时间与压力下,前驱粉中间层在扩散连接过程中能有效地与母材窗口中的超导芯形成冶金结合,同时发生了部分2212相向2223相的转变,接头临界电流值可达到原始母材的40%。
研究了10Ni5CrMo钢经调质热处理(QT)和两相区淬火+回火(QLT)热处理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QLT处理后,钢中得到板条状的二次回火马氏体+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并且在板条边界及板条内部析出逆转变奥氏体。逆转变奥氏体与基体遵从K-S关系。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增多。逆转变奥氏体的稳定存在提高了低温韧性。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从浓度起伏和能量起伏两个方面解释了逆
当前,世界造船业正以迅猛的势头向着大型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造船业的飞速发展推动着船体结构钢向着高强度、高韧性、易焊接性方向发展。传统440MPa级高强船体钢主要采用NiCrMo系合金设计,通过淬火+回火的调质热处理工艺,依靠回火马氏体组织获得高强度、高韧性的配合。但是这类钢由于具有较高的碳含量和碳当量,使得钢的焊接较为困难。
采用电弧熔炼方法制备6个Al-Ce-Ni合金样品,将合金样品在500±20℃温度下退火40天后淬火。对退火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进行相分析;用光学显微镜(OM)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X)技术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和成分测定。实验测定了各合金样品中CeNi相Al的溶解度。计算了各Ce(Ni,Al)相的晶格常数,确定了Al的溶解度与CeNi相晶格常数的关系。
采用不加中间层并在高温加单向压力的直接扩散连接方法对Bi系高温超导带材的连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评价超导接头超导电性的标准─接头临界电流率CCR,实验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的接头的CCR达到85%,且超导接头的超导电性的分散性较大,接头QBSD观测显示在接头的局部区域有微裂纹产生。XRD检测结果表明,在扩散热循环条件下超导接头没有发生明显相变,为获得较高的临界超导电流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列车在起动、制动和运行过程中,由于加(减)速度或转弯时,牵引力和制动力超过粘着力的情况时有发生,会在轮、轨接触面产生宏观滑动(滚滑)。分析和实践表明,在冶金质量得到保证、外形结构设计合理的情况下,轮辋、辐板的疲劳破损不会成为主要问题。由于高速车轮出现滚滑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踏面热疲劳剥离将是最主要的损伤形式之一。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热力学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车轮钢的服役特性和合金设计之间的
对Al-Ce-Mn-Ni体系中的Al-Mn,Ce-Mn,Ce-Ni和Mn-Ni二元系通过实验、第一原理计算和热力学建模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力学优化,获得了一套描述各二元系的自治的热力学参数。对重要的非晶形成体系Al-Ce-Ni,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技术重新测定了该体系500℃和800℃的相平衡。对该体系富Al角进行了热力学优化。在对四元系中六个二元系及关键的三元系Al-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