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政校行企融合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构建,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重要环节.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从职教发展规律和兼职教师组织群体特征出发,建立起政校行企融合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可提升兼职教师岗位胜任力,能发挥兼职教师应有之作用,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人力保障.本文从高职院校实践角度,提出了政校行企协同、政策保障、严格程序、明确职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校行企融合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构建,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重要环节.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从职教发展规律和兼职教师组织群体特征出发,建立起政校行企融合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可提升兼职教师岗位胜任力,能发挥兼职教师应有之作用,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人力保障.本文从高职院校实践角度,提出了政校行企协同、政策保障、严格程序、明确职责、素质提升、强化考核、提供平台、强化管理等方面的机制要素,初步勾画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脉络.
其他文献
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结果"等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工程创新能力弱,学生的工程素质与企业需求难以无缝对接.本文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探索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平台构建为核心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制图能力不断线、计算机能力不断线、设计能力不断线和制造能力不断线的C4实践能力培养基础之上,构建实践教学、专业实践、科研实践及产业实践的P4实践平台体系
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对近化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以"教—学—研"一体化建设为主线、虚拟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为抓手、课内外教学结合为手段,分层次、多模块构建了"一主线""两结合""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突出理论应用、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对实验教学进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改革,丰富了实验内容和组织形式,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养的训练有机结合,更好地体现了重基础、强应用
本文试图从中观层面探析财会专业"双导师小组论文"的实现路径与运行机制.基于学校教师、实践导师与学生三元互动的参与主体,课程、实习、论文三阶递进的流程设计,合理性、合规性、适度性的质性要求,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绩效映现,本文进行了逻辑建构,并指出"双导师小组论文"模式的逻辑核心价值在于"三元互动".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设计学院的学科专业特点,决定了设计学院选择探索"产学研"合作之路,推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必然."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设计学院各专业向社会开放的程度,校企合作促进了行业企业与专业的交流合作,项目化教学打破了课程壁垒,强化实践教学稳固了"专""兼"教师队伍.它为设计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带来了活力、特色和竞争力.
本研究根据我国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现有体育俱乐部制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依托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提出将课内教学、课内外运动体验和校内外素质拓展项目相融合,形成"学习、赛训、拓展"三位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侵权法课程应用性、实践性极强,为实现其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教学目标,可基于MOODLE平台,构建并逐步完善侵权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改变惯性思维,实现教学观念翻转;变"灌输"为"互动",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翻转;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侵权法教学体系;从"以知识为重点"向"以知识内化成能力、素质为重点"转化,实现课程目标的翻转;以教学内容优化为基准建设信息资源,实现纸质课本向信息化资源的翻转;有机融
笔者欲引进"课堂教学+课外读书+实践应用"三大教学模块于一体的中国法制史1+1+1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塑造中,打破学生对于传统与当代法律之间的隔膜,如同理解当下的生活语境一样理解历史语境中的法律制度,使其能够如同参与部门法课堂一样参与"中国法制史"的学习,以突破教师授课难与学生学习难这一教学困境.
本文提出"四位一体"的健康人文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明确了目标性、主体性、多样性的遵循原则,概括了小组化课堂实践方法、常态化校园实践方法、职业化专业实践方法和开放化网络实践方法的内容.并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既要遵循高等学校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展现职业院校的个性特征.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健康服务类高职院校,结合"仁爱文化"建设调查,阐释"仁爱"精神的时代含义,探索"仁爱文化"的建设路径,开展"仁爱文化"建设实践.通过"仁爱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健康服务类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通过对临床听力康复技术实训的教学改革,以能力提升为前提,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切入点,从实训项目的选取、实训目标与要求的确定、实训教学过程的设计、实训考核标准的制定等四个方面进行构建,使学生具备听力师的基本职业能力,为进一步顶岗实习及参加"听力师""助听器验配师"职业资格考试起主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