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1)分析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2)建立模型探讨了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方法:(1)分析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TNF-α的变化,(2)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模型,观察TNF-α处理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1.所选取的30例患儿均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所选取的30例患儿均符合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标准,所有30例患儿病原学确诊3例,占10.0%,临床符合诊断2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2)建立模型探讨了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方法:(1)分析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TNF-α的变化,(2)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模型,观察TNF-α处理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1.所选取的30例患儿均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所选取的30例患儿均符合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标准,所有30例患儿病原学确诊3例,占10.0%,临床符合诊断23例,占76.6%,临床可疑诊断4例,占13.3%,均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诊断.2.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TNF-α显著升高,且与并发症相关.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TNF-α较对照组病例显著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化脓性脑膜炎病例组两组患儿之间TNF-α水平比较,出现并发症组较之未出现并发症组也有明显升高,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TNF-α导致Bend.3细胞的TEER降低,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加入10μg/L TNF-α作用3h后,Bend.3细胞TEER值下降至(68士1.5Ωcm2),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NF-α作用时间的延长,TEER值进一步下降,6h为(501.3Ωcm2),12h为(41士0.3Ωcm2),24h达到最低(36士2.0Ωc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化脓性脑膜炎是重要的CNS感染性疾病,易导致并发症。在抗生素为主的综合临床治疗后,后遗症的发生率仍高,本研究中并发症率达30%0 2.TNF-α参与的炎症瀑布性级联反应,是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3.TNF-α可以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可能是化脓性脑膜炎的瀑布性炎症反应的启动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具有19例川崎病样改变的腺病毒肺炎与13例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比较分析具有川崎病样改变的腺病毒肺炎与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旨在加强对腺病毒肺炎的认识.川崎病样改变的腺病毒肺炎与典型川崎病既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特点,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等综合分析。
本文为了了解腺病毒肺炎儿童的混合感染情况.收集2007年9月至2011年8月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3140份,采用PCR方法检测常见的12种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B (IFVA-B)、副流感病毒1-3 (PIV1-3)、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NL63 (NL63)、冠状病毒HKU1 (HKU1)、腺病毒(ADV)和博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DNA微阵列芯片技术用于诊断儿童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住院儿童的70份临床诊断结核病及50份非结核病患儿的标本,每份标本分别进行抗酸染色、分枝杆菌培养以及结核杆菌DNA微阵列芯片检测,比较DNA微阵列芯片检测结果与抗酸染色镜检和分枝杆菌培养的结果.结果:DNA微阵列芯片检测结核病患儿分枝杆菌的敏感性为24.3% (17/70),涂片抗酸染色敏感性为17.1% (12/7
目的:对九江地区冬春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住院患儿进行呼吸道病毒感染监测,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选择2008-2012年冬春季在医院呼吸内科住院ALRI患儿,取入院当天并病程第5天静脉血,进行呼吸道病毒IgM监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并对检查阳性标本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4年冬春季918例标本监测,呼吸道病毒
目的:通过检测EBV感染患儿CD14+细胞膜表面CD163与血清中相应的sCD163,分析两种不同存在形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与患儿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sCD163,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63的表达.结果:①入选病例75例,其中普通感染组24例,重症感染组9例,IM组34例,HLH组8例,血清sCD163分别为4190±1733ng/mL
目的:通过检测EBV感染患儿血清铁蛋白(SF),探讨SF在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AHS)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儿SF.结果:①入选病例103例,其中普通感染组39例,重症感染组9例,IM组47例,HLH组8例,SF分别为113ug/L、1128ug/L、176ug/L、31287ug/L.其中3例HLH患儿SF大于检测上限40000ug/L,HLH组
目的:核酸提取是进行PCR检测成功的保证,特别是对于临床血标本中微生物核酸的提取,但有时对于荧光定量PCR,还应考虑提取方法是否对荧光定量PCR体系有影响,因而通过对用于荧光定量PCR多种真菌核酸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探索出适用于荧光定量PCR扩增的最佳真菌核酸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一步裂解法、Lyticase酶消化法、玻璃珠破壁法、Biospin膜吸附法、磁珠法、浓缩裂解法、浓缩裂解结合加热法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