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成都市363医院头部伽玛刀治疗室收治了一例因“头晕头痛1月,发现颅内占位20天”的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检,诊断为星状胶质母细胞瘤。因患者的自感症状促使了患者的复查,复查中多次查出病灶有复发的迹象,对患者多次性头部伽玛刀治疗,切除病灶。该患者随访时间为23个月,超过平均生存期。对该患者而言,伽玛刀治疗复发小病灶有优越性,同时,头部伽玛刀只能作为局部的治疗,不能改变肿瘤复发的可能。
【出 处】
:
2009’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海峡两岸立体定向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市363医院头部伽玛刀治疗室收治了一例因“头晕头痛1月,发现颅内占位20天”的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检,诊断为星状胶质母细胞瘤。因患者的自感症状促使了患者的复查,复查中多次查出病灶有复发的迹象,对患者多次性头部伽玛刀治疗,切除病灶。该患者随访时间为23个月,超过平均生存期。对该患者而言,伽玛刀治疗复发小病灶有优越性,同时,头部伽玛刀只能作为局部的治疗,不能改变肿瘤复发的可能。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Leksell-C型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有22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我中心接受Leksell-C型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有随访资料121例。其中男47例、女74例;年龄31~88岁,平均61.8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66个月。均采用4mm准直器,沿三叉神经走行在三叉神经根近桥脑处选择双靶点治疗,周边剂量3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方法,其疼痛缓解率和复发率均接近外科治疗。本文通过对21例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对常规大分割放疗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加以探讨。研究结果指出,三叉神经痛临床上常用治疗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如显微血管减压术、神经根切断术、射频消融术等,对于药物治疗无效且不宜手术者,放射治疗已经成为常规治疗手段,本文结果显示对于采用常规大分割放疗治疗三叉神经痛同样安全有效。
目的:探讨GE 3.0T MRI在伽玛刀定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固定有隔热塑料夹立柱的定位框架及GE 3.0T MRI专用的适配器的患者放置于MRI扫描机4通道波谱内,反复调节适配器位置,使用水平校准仪和MRI激光基准线检测框架的水平,对MR成像后的MR进行图像验证。数据验证符合要求后,根据颅内病变的不同类型、临床要求进行不同MRI序列扫描。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PGR)序列扫
目的:探讨老年颅咽管瘤患者立体定向囊液抽吸术、放疗、C型伽玛刀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立体定向囊液抽吸术、放疗、C型伽玛刀联合治疗老年颅咽管瘤患者20例。对于以囊性肿瘤为主的患者先行立体定向囊液抽吸术,后立即行伽玛刀治疗;肿瘤与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广泛粘连但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或肿瘤较大,己失明不愿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先行局部扩大野外照射,后再补充伽玛刀治
某院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伽玛刀及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对治疗满二年的伽玛刀治疗80例患者、射频热凝术治疗60例患者,通过随访进行疗效比较。指出,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均具有不开颅、精确、安全、疗效肯定复发率低等优点;但费用较高。射频热凝术只要技术准确,效果肯定,但有一定并发症;虽复发率高但可重复治疗,费用低。伽玛刀及射频热凝术可以配合作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治疗
为了更好地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对脑转移瘤治疗的效果,对随访的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说明,控制原发病和脑转移瘤在提高患者生存率上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伽玛刀在控制和治疗脑转移瘤有明显的效果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目的:了解单侧腮腺高能射线照射,对双侧唾液淀粉酶、总蛋白、唾液分泌量以及分泌细胞膜脆性的影响。方法:大梅杂交猪6头,4头双侧腮腺导管造瘘后单侧腮腺照射作为照射组,对侧未照射腮腺为自身对照组;2头双侧腮腺单纯造瘘不照射为阴性对照组。放疗开始后,定时收集6头造瘘动物唾液31d,观察初次照射30min内、24 h脱落细胞酸溶血变化。检测双侧唾液分泌量、淀粉酶、总蛋白各16次,q检验比较各指标差异情况。结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伽玛刀分次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资料和方法:32例患者,应用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治疗系统(陀螺刀)进行治疗,每次分次剂量50~70%等剂量曲线2.5~5Gy,肿瘤周边总剂量30~40Gy,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MR并评价疗效,记录毒副作用。结果:32例患者,随访1~15个月,肿瘤数量1~3个,按WHO标准评价,肿瘤消失(CR)10例,肿瘤缩小(PR)14例,稳定(SD)6例,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出现脑脊液漏的放射影像以及可能机制,治疗方法。方法:报告2例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后出现的脑脊液漏,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和讨论: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后脑脊液漏极为罕见,该两例患者的肿瘤均侵蚀破坏了鞍底,机制可能与伽玛刀治疗后,肿瘤缩小导致其阻塞作用消失有关。脑脊液漏的治疗方式有保守治疗或手术等,伽玛刀治疗后的脑脊液漏多能自愈。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文章介绍了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的标准,重点综述了β2微球蛋白、酶类标志物、糖类标志物等评价颅内肿瘤标志物的指标。指出,颅内肿瘤标志物作为一种可靠的检测手段,标本容易取得,可靠性高,病人痛苦少,并发症少等特点,同时颅脑肿瘤标志物在鉴别肿瘤良恶性以及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增殖,颅内转移等方面等己经有了长足发展,联合应用肿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