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例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

来源 :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年会暨第二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k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偏瘫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4例脑血管疾病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偏瘫的临床护理方法,采用RNADL评定量表评价.结果:本组患者经精心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均有所好转,效果满意.结论:周到细致的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的介入,可以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其他文献
神经影像学是一种无创检查,能够提供可视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能够更好的理解大脑疾病和脑积水的代谢改变。本文对正常压力脑积水诊断方面的常规有创方法、特异性影像学方法和其他最新发现作一综述,希望能为临床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创伤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脑创伤后遗症患者被随机分入干细胞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干细胞治疗组每位患者接受4次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干细胞移植,并分别于移植前及移植后6个月进行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手术及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对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7月至2012年9月通过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36例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根据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6例,中残12例,重残4例,死亡4例.结论:对具备相对适应证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目的:建立我国第一个专门全面收录颅脑创伤资料的专业数据库,研究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同时为广大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一个公共的资料信息交流平台.方法:通过制作统一的颅脑创伤患者信息录入表格来标准化将要录入的各个项目,再由计算机专业人员据此完成颅脑创伤数据库的初步建立,最后进行患者病例信息的录入对数据库进行完善.结果:数据库平台的搭建已于2011年完成,并于同年开始进行患者病例信息的录入,截止2012年6
目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是指因原发性高血压而造成基底节区脑实质的出血,此类出血多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等临床特征.同时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占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80%,因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目的为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无框架立体定向引导下手术治疗的效果及优点.方法:选取符合手术条件的7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给予无框架立体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是以语言功能进行性下降为惟一或突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病程晚期患者认知功能逐渐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但记忆功能相对保留.文章指出该病男性多见,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语言障碍,早期仅损害语言中枢,记忆、视空间、运用、推理判断和行为等高等神经功能相对保留,日常生活能力正常。起病5-6年后,病变扩展至语言中枢相邻区域,产生各种类型的PPA相关综合征,临床表现高级脑功能障碍、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目的:总结双针穿颅冲洗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及其优点.方法: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对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分别在血肿腔前、后1/3处双点穿刺,并在两针之间冲洗抽吸血肿.结果:90例病人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和复发.结论:双针穿颅冲洗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简捷、微创、经济、有效、舒适、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观察新型敷料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1月本科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换药方法(无菌纱布),实验组应用新型敷料(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进行气管切开换药.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拔管时间、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均P<0.0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在特殊的外力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系列病理生理变化。阐述了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定义和发生机制,分析了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并探讨了该病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直接和间接实证,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出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归纳出常见并发症,按GCS预后评分法评定,治愈70例,中残28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7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循证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及时观察、报告、治疗并发症,提高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