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究社区在推动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即给他们一种归属感,为他们未来的社会公民生活做准备.通过加强学生、家长、老师和校长之间的关系及建立起一种学校社区的氛围,学生将会有一种归属感并且能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尽管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世界就像个地球村,但是对于为学生提供归属感还是很困难.每个国家,例如有十多亿口的中国,为一个学生提供连接感范围还是太大.但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机 构】
:
澳大利亚品格教育中心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
:
2010年北京第三届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究社区在推动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即给他们一种归属感,为他们未来的社会公民生活做准备.通过加强学生、家长、老师和校长之间的关系及建立起一种学校社区的氛围,学生将会有一种归属感并且能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尽管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世界就像个地球村,但是对于为学生提供归属感还是很困难.每个国家,例如有十多亿口的中国,为一个学生提供连接感范围还是太大.但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如在一个家庭里,就能很容易感受到这种连接感和归属感.然而从一个家庭到整个世界,创造这种归属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此,本文旨在建立学生在家庭里所感受到的连接感与归属感和他们在社会中所感受到的孤独感之间的桥梁.本文建议学校可以扮演踏脚板的角色,使学生在学校社区内的较大环境里感受到他们在家庭中所感受到的那种归属感,以便使他们在整个世界里也拥有这种感受.本文认为学校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就是营造一种社区感,加强主要演员(学生、父母、老师及校长)之间的关系.这种学校社区将会拥有功能性家庭的特征,例如爱、鼓励、安全感、包容.接下来学校社区还会培养将来会为他们社区做出贡献的公民,就如他们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社区.
其他文献
本文以分析和评量的形式综合概述该项目及其特征,即它是怎样在客观环境下来协调和满足社区要求的。所有课外活动都需要社区的通力合作。这样的活动需要关注一组学生群体的趣味、爱好和积极参与,而不是所有学生。虽然学生喜欢很多的自由活动时间,但项目的开展需要一种学生能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方法。这些活动并不是在办公室制定一个方案或者一个劳资双方达成的协议。它们是受这样一种教育方法启发的,即和青少年一起做事,而不是为他
本文通过举例指出,策展人在每天的工作中对这些重要的事情都被给予了关注,这种关注体现在美术馆设计理念中,体现在教育人员帮助观众理解博物馆藏品的工作中,应用研究因而可能成为合作的一个有力工具,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观众被邀请参与其中但又享有他们的个人空间,观众提供的答复不会保密或要人领情。在参观时,被要求主动详尽阐述信息,观众会产生被纳人知性进程的感觉。博物馆教育人员将提供针对观众个人文化遗产方面专业知
在这篇论文里,本来可以称实习教师们为“维京人”,因为他们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的时候,生活在斯德哥尔摩市的Malaren湖的港湾。“维京”的意思就是生活在港湾。选择这个标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向大家展示,维京人展览不仅可以展示或传授关于维京人的事实真相,它还可以用作其他目的。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维京人展览不仅是一个学生了解维京人历史的平台—什么被留下来了,什么被淘汰了,我们还可以了解自己的文化,学生可
本文将介绍一个名为"回家与离乡"的社区艺术项目,这个项目由艺术家Ann Van de Vyvere发起,与难民、流浪汉和流放者们一道,通过收集他们心目中代表"家"的物件,探讨了"家"的两个概念:隐私与亲切感.无论一个人是身居房中或借宿桥底,他总会用某些物件组合出"家"的感觉. 在尊重这些无家可归者个人方式和尊严的基础上,通过将搜集到的他们的宝贵物品在五十周年纪念博物馆—比利时最大的博物馆—展出,进
博物馆与当地社区直接合作,让公众参与博物馆各个方面的工作,正迅速成为博物馆外联活动的流行方式.一个小镇的小博物馆里,员工往往不是本地人,而是从其他地方来这里工作的(并不意味着要把他们从本职工作中解放出来,去专门研究当地风土人情)。当地居民对于当地历史和情况肯定比博物馆的员工要了解,和他们开展有意义的合作项目也是可能的,甚至是迫切的,会取得兼具学术意义、博物馆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积极且有用的成果。但是博
本文将借鉴国际上博物馆儿童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并结合南越王博物馆增设的“南越玩国”儿童教育互动区域的设计,探讨在中国遗址类博物馆中开展儿童教育活动的可行性。
本文阐述了此次论坛所关注的问题,即如何兼顾学生的诉求和学校的决策,实现"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公民教育的推广".文中报道了香港某中学致力于在实验基础上推广参与型公民身份的一个案例.在学校所肩负的公民教育职责的指引下,在具有公民意识的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下,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参与权.学生们有权参加各种对话,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学校活动中,并参与校规、着装规范之类问题的决策.学校着重营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氛
积极思考社会民主问题项目旨在引导和教育教师和学生积极思考具有争议性的社会公共问题,以此提升师生的公共责任意识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项目从试点学校内选拔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共同构建学术争议思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引导中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探索.目前,该项目已在10个国家的几十所学校成功试点.项目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和接受不同观点,并提出创新性观点.文章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