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评估了大菱鲆耐氨氮性状和体长、体重的遗传力以及他们之间的遗传相关,为大菱鲆耐氨氮品系选育提供技术参考.实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建立60个大菱鲆全同胞家系,其中选取建立时间相近的40个家系,在100日龄时进行荧光标记,混养一个月后开展氨氮毒性试验.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对所得结果的方差组分进行剖分.结果所得非离子氨对4月龄大菱鲆的72hLC50为1.80mg/L.4月龄大菱鲆耐氨氮性状遗传力为(0
【出 处】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第十二届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评估了大菱鲆耐氨氮性状和体长、体重的遗传力以及他们之间的遗传相关,为大菱鲆耐氨氮品系选育提供技术参考.实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建立60个大菱鲆全同胞家系,其中选取建立时间相近的40个家系,在100日龄时进行荧光标记,混养一个月后开展氨氮毒性试验.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对所得结果的方差组分进行剖分.结果所得非离子氨对4月龄大菱鲆的72hLC50为1.80mg/L.4月龄大菱鲆耐氨氮性状遗传力为(0.48±0.199),体重遗传力为(0.28±0.296),体长遗传力为(0.15±0.222).大菱鲆耐氨氮性状与体重、体长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04±0.48)、(-0.08±0.57).大菱鲆耐氨氮性状与体重、体长的表性相关分别为(-0.06土0.065)、(-0.11±0.056).大菱鲆的耐氨氮性状以及体长、体重遗传力均属于中高等遗传力,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三株新型脱氮细菌对圆斑星鲽养殖水质的净化潜力,选择初始体重为(98±6)g的圆斑星鲽240尾,随机分为8组,分别接种花津滩芽孢杆菌(SLWX2)、嗜碱盐单胞菌(LX3)和麦氏交替单胞菌(SLNX2)的不同组合,每组3个平行.试验期为21天,每两天测定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化学需氧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过程中,对照组各项指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各指标浓度明显高于实验组.试验组中,S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病害日益严重,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牙鲆养殖中的主要致病菌,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培育出对该病抵抗能力强的牙鲆新品种,本研究以历年培育的抗病、速生牙鲆为亲本于2016年建立了29个家系,包括4个F3代、23个F4代家系和1个对照家系.在170日龄进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
以前期构建的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菌株Y112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9L发酵罐工艺条件优化以及中试放大实验的研究。考察了发酵罐接种量、转速、温度、pH、溶氧和发酵时间对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发酵过程的影响。优化了发酵条件:接种量6%、转速300r/min、温度27℃、自然pH、溶氧30%-40%,发酵36h时,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发酵活性达2870U/mL,比初始发酵活性提高了32%。
水通道蛋白1 (AQPl)是具有特殊结构特征的跨膜水通道蛋白的一员.在本研究中,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AQP1基因的全长,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AQP1序列全长为1411bp,其中ORF为786 bp,编码26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具有6个跨膜α螺旋结构域和两个高度保守的天冬酰胺-脯氨酸-丙氨酸(NPA)基序.实时定量PCR显示,AQP1在雄鱼和伪雄鱼的精巢中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中
近年来,东南亚对虾养殖场已报道了越来越多的对虾生长缓慢的现象,这些养殖场的对虾严重地感染了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为寻找EHP影响对虾生长的相关证据,对采集自河北、山东和上海等地的凡纳滨对虾群体进行了对虾肝胰腺EHP载量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及对虾的生物学体长、体重的测量。对山东日照的一批凡纳滨对虾进行了肝胰腺、肠道、鳃、肌肉、血淋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渤海株是斑石鲷育苗期的主要寄生虫病原.为了确定该病原的系统分类地位,本研究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出了病原的两个DNA片段,克隆到pEASY-T5载体中.测序后拼接得到长度为4737 bp的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渤海株rRNA基因序列.通过Blast比对发现,该序列由573 bp的部分小亚基rDNA、352 bp的内转录间隔区1、159 bp的5.8 S rDNA、692
本实验分别对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Wild-Fenneropenaeus chinensis,W-Fc)、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黄海2号”(Selected-Fennero -penaeus chinensis,S-Fc)和凡纳滨对虾商业一代苗种(Commercial-Litopenaeus vannamei,C-Lv)三组对虾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W-
本研究对100个凡纳滨对虾幼虾家系(日龄12-31d)进行了淡化试验和低盐养殖试验,比较了两个阶段家系间存活率的差异性并估计了存活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两个阶段存活率范围分别为19.33-100.00%和11.9-99.2%,平均成活率分别为66.7%和67.5%.家系幼期总体成活率范围为6.67%-90.67%,平均成活率为46.91%.统计分析表明,两个阶段家系间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0.0
为探究近年来导致对虾发病的主要原因,发掘潜在的致病性病原,本文尝试对7批发病的养殖凡纳滨对虾样品进行病毒组学研究.Meta测序分析显示,得到的数据中有25-80%被注释为病毒,其中有疱疹病毒、虹彩病毒等潜在的致病性病原.对测序数据进行拼接验证,获得了一种虹彩病毒的大部分DNA序列.对保守基因MCP和ATPase的进化树分析显示,新病毒不属于虹彩病毒科下已知的任何一个属,拟定为凡纳滨对虾虹彩病毒(L
假交替单胞菌是一株分离自健康大菱鲆肠道,且能够提高对虾免疫力和抗病力的益生菌.本研究根据养殖环境条件优化其发酵对虾配合饲料的简易工艺条件,优化结果如下:接种量为2×108 cfu/g;料水比为1∶0.4;发酵时间为10 h;发酵温度为28℃,料糖比1∶0.1.发酵产物中菌浓度可提高到1-2个数量级,优化模型简易实用.为了探究假交替单胞菌发酵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的效果,选用640尾初体重为(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