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7.30”区域性暴雨、大暴雨过程溃变特征分析

来源 :2003年全国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41466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害性天气的准确预报仍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大气环流为暴雨天气形势下,暴雨何时起报是暴雨预报的难点.本文详细论述了溃变原理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对此次过程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灾害性天气的预测中,溃变原理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对区域性暴雨、大暴雨的预测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其他文献
2002年夏季辽宁总降水偏少,本文通过对2002年夏季平均环流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2002年字宁夏季降雨量偏少的原因.同时又对2002年夏季3次区域性暴雨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这3次暴雨过程由于影响系统不同,对应的暴雨强度不同、所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能量场特征差异很大,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对应高能级,冷涡暴雨的强对流发生指标特强,层结处于极不稳定状态.红外云图揭示出区域性暴雨、强对流天气演变过程.并对
文章应用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主要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1年12月12日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一次大范围的较大降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黑龙江省一次较大降雪过程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分析了这次降雪回波过程的特征,分析了回波强度的不均匀性、速度场回波的低空急流和高度显示的二层云结构等特征,对今后的大雪探测和分析及预报都具有一定的有意义.
本文介绍了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EM2及实况面雨量和预报面雨量的计算方法,并对2002年的面雨量预报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效果检验.虽然MEM2模式源于中科院的REM模式,但在分辨率、地形处理、对流参数化、垂直分层、软件平台等多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该模式对2002年汛期测站降水和流域面雨量的预报准确率较2001年汛期REM模式有明显的提高.
根据气象保障的需要,精心组织数值预报产品和实况资料,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的快速计算能力,设计了动态综合预报法等新的预报方法,综合运用多种预报方法制作站点的气象要素预报,用综合多指标叠套模型实现了降水、雷暴和不稳定区等区域要素的预报.
假设数值预报对雨量的落区预报是准确的,用卫星云图模式识别预报的流域雨量极值,应用变分法对数值预报雨量极值进行订正,使得订正预报与未订正场之间的泛函达最小,从而求得预报场.用这种方法,是综合卫星云图与数值预报产品对强降水面雨量进行预报的一种有益的尝试.试验证明,该方法对强降水面雨量预报的准确率较数量预报有一定提高.
通过对T213L31产品代替T106L19产品后的山东省123个测站1~5天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客观预报检验效果分析,提出了在数值预报模式忙改变时,用旧模式资料建立的MOS方程仍可用在短时效(1~3天)预报中,而长效(4~5天)的预报方程预报效果有所下降.但从降水预报结果分析中仍可以看出,T213L31产品优于T106L19产品.
本文是在上级指导预报产品和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基础上,通过对上述预报产品的检验和误差分析,根据降水需要的物理量条件进行叠套,建立诊断模型;采用分布式权重集成方法制作分县要素预报,同时对结果进行了跟踪检验.结果表明:综合预报方法在预报中雨以下量级和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时比较适用,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大雨以上量级的预报能力优于其他方法.
利用GMS卫星红外云图资料,分析了2002年6月18~20日贵州省中北部地区连续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并对其发生的环境条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
本文针对甘肃省大—暴雨产生的物理条件,介绍了甘肃省大—暴雨产生的物理条件相关的物理量及其物理量指标,并根据甘肃省2002年8月4日(08时、20时)地面、高空及数值产品的相关资料,利用三角形插值法,计算出了当天甘肃省部分站点的相关物理量值.根据相关物理量指标及其计算结果,利用集合的方法建立了大—暴雨短期预报模型,检验证明该预报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本文通过对环流背景和广州CINRAD-98D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详细分析,探讨了2002年5月21日清晨发生在广州市的一次短时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大暴雨产生于低空急流、低层辐合和高空辐散有利环流背景下,由多个单体排列成与单体移动方向一致的走向,逐次穿越同一地区造成的.逆风区、局地锋生对对流的维持和加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本文还对暴雨预警信号的发布技巧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