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新能源集群控制系统示范工程研究

来源 :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l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河西地区风光资源丰富、开发环境优越,获批建设我国第一个千万kW级风电基地,经过五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同时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技术难题,已影响到了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的健康运营,基于此国家科技部批复开展大规模新能源集群控制研究,建设集群控制示范工程,破解大规模集中式开发的技术瓶颈.本文介绍了集群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集群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为建设资源监测、运行监测网络与基础数据平台。接着开发多时间尺度的风光联合功率预测系统。结合功率预测结果,优化集群内部运行方式;建立安全稳定预警及辅助决策系统,进行电量估计和集群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集群的有功控制、无功/电压控制、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开发集群控制系统。分析风、光电站单站出力的预测精度、与区域总出力的相关性,利用神经网路开展统计率定,得出代表电场和其对于的权重系数矩阵,从而最终实现区域联合预测。并着重介绍了集群有功/无功控制策略。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输电线路故障开断重要原因——雷电绕击,综合阐述输电线路雷电屏蔽体系的构成、绕击发生的原因及绕击防护新措施的思路,提出了地线上加装水平侧向短针的绕击防治新措施.通过雷击相关理论的计算计算,证明水平短针长度大于间隙的临界电晕半径时,该措施能显著防治绕击事故.根据长间隙放电理论、现场运行经验和模拟计算结果得出实际线路加装长度20cm或稍长的侧针,保护范围为6m.
本文分析2014年甘肃地区微气象条件导致线路覆冰,造成一条330千伏线路倒塔的特点,提出输电线路覆冰危害的防治策略:要尽快对老旧线路改造,缩小耐张段,并对其余耐张段中间增加防串倒的加强型直线杆塔。
针对农村低压配电装置标准化、小型化、户外式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农村配电网中的低压智能型农网配电终端装置.装置基于国家电网公司Q/GDW615-2011《农网智能配变终端功能规范和技术条件》标准、适应农村低压配电装置标准化、小型化、户外式的要求对智能型农网配电终端装置进行了设计,确定了系列化智能型农网配电终端装置设计参数.通过试验对设计原理进行了验证.
针对电网短期负荷预测中传统方法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ANN短期负荷预测的方法.应用多尺度熵法对短期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预测点不仅和前期临近数据相关,而且和远期历史负荷数据相关;同时运用自相关分析法,基于BP-ANN建立适合陕西电网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电网负荷中,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可行,精度较高,比较实用.
本文基于中国酒泉10GW风电集群(基地)建设及运行经验,分析了大规模风电开发模式及风电接入方式;研究了大规模风电并网引起的电网安全稳定问题和风电事故演变过程,给出了引起大规模风机脱网等事故的直接原因;总结了保证风电上网的关键技术及相关措施.研究表明,风电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必须与电网以及其他电源相协调;超高压交流与特高压直流协调控制是实现大规模风电超远距离输送的有效手段;风机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是减少大
加快风电开发对于我国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传统化石类能源发电方式相比,其环境效益相当显著.甘肃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是我国八大风电基地中的第一个,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现阶段当务之急是缓解风电消纳严重问题,提升甘肃就地消纳新能源电量能力.本文阐述了甘肃电网风电情况,分析了风电的节能减排经济效益,并基于节能减排视角提出了包括电动汽车、风电供暖在内的多种风电
伴随着大规模风电场不断并网,甘肃电网风电并网容量不断攀升,甘肃电力系统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风电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带来一些列困难.本文提出了基于基于源流路径电气剖分信息的风电系统关键节点识别方法,研究了含大规模风电的电力系统的简化方法,为风电电力系统的建模提供有利借鉴.
该文介绍了随着国网公司要求地市公司直管县公司的不断深入,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使用加强了管理质量,提高了办事效率,重点分析了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在地市公司至县公司的组网方案,应用场景,系统主要功能.最后,对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在农电延伸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高、严、细、实、快"的要求.
随着探地雷达等地下管线探测设备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程设计的质量.文章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原理,结合实地探测结果分析了典型管线的雷达波形图.
全面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强化过程管控,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执行督办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问题,落实保障措施,为新体系业务有效运作创造条件,完善配套措施,积极稳妥推行运维一体化,推广应用先进、适用、高效的检测仪器、作业装备及信息化水平,建立现代化电网生产装备体系,提高设备运维检修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