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高分辨率的LICOM,在12年的spinup积分基础上,进行了60年的后报试验,并针对模式的平均环流、中尺度涡和气候变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评估,指出了模式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LASG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高分辨率的LICOM,在12年的spinup积分基础上,进行了60年的后报试验,并针对模式的平均环流、中尺度涡和气候变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评估,指出了模式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已在气象业务部门及科研单位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降水是农业、气象等部门比较关心的气象要素,如何提高WRF模式对降雨过程的模拟是气象研究者长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常见的有改进WRF模拟初始和边界条件的同化系统研究,如WRF-3DVAR, WRF-4DVAR等研究.
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和大气具有独特的季节循环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1.该海域的SST具有一年一个周期的循环;2.该区域终年存在越赤道的偏南风;3.暖SST区域和ITCZ偏居赤道以北.根据对12个参与CMIP5计划的模式进行系统的评估,可以看到同前国内外的模式能够再现这一区域的季节循环的部分基本特征,但又都存在着显著的模拟偏差.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associated with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19 coupl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participating in the Inter 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Fifth As
Information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of surface carbon flux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ing the source/sink mechanisms and projecting future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and climate.
南亚的恒河、雅鲁藏布江及东亚的长江流域容纳了近15%的世界总人口.这三条大江河在为人类社会提供大量淡水资源的同时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伴随夏季风的强降雨.考虑到这些江河在所在国家社会、经济和生产上的重要地位,对他们的未来一个世纪内流量、洪水及干旱概率的长期变化尤其是在不同温室气体含量作用下的量化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
ENSO是热带最强的年际信号,对其模拟是衡量耦合模式模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FGOALS-g2相比于FGOALS-g1对于ENSO特性模拟有较为显著的改进,从能量谱的角度,FGOALS-g2对于ENSO振幅的改进与其年循环尺度上能量谱的增加有关,即年循环尺度上的能量从FGOALS-g1的1%增加到FGOALS-g2的27%,后者更加接近观测HadISST的31%.从反馈的角度,ENSO的改进又与云
硝酸盐是近年来大气含量快速增加的重要人为气溶胶,其影响气候的方式近似于硫酸盐气溶胶;在可见光波段,其消光和单散射反照率强于硫酸盐气溶胶.本研究利用LASG-IAP大气模式获得的气象场以及NCAR CAM-Chem模拟的气溶胶资料,估算了硝酸盐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及其可能的未来变化.结果表明,估算的当前人为硝酸盐辐射强迫为-0.025 W m-2,在较高排放情景下2100年可以达到目前的两倍左右(R
海-气界面CO2通量是气候模式和碳循环模式的关键参数之一,目前用于计算海-气界面CO2通量的气体交换速率模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中高风速情形.本文基于现场观测资料,从决定气体交换速率的海表湍流特征出发,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一种考虑波浪破碎影响的双参数气体交换速率模型.
气候系统模式的各分量模式中包含许多人们认知有限的物理过程,对这些物理过程进行参数化(包括其中参数的取值)的经验性导致气候系统模式的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东亚季风区气候的模拟,是当今气候模拟的难点.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参与CMIP5试验的几个模式结果,针对各分量模式从季节内到年际时间尺度的模拟性能进行详细的比较评估,内容包括:(1)大气环流模式评估,主要针对东亚季风降水日变化、主要雨带的季节性移
Effect of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on upper ocean temperature and circulation of Arabian Sea is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wo modeling experiments using a solar radiation penetratio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