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足球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体育运动项目,广受民众喜爱,但中国足球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不均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到国家形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回顾中国足球发展的历史,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教益和启迪,成为中国足球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对中国足球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存在差距有清醒的认识,应该回归足球运动带给人们幸福和快乐的原点,去发现中国文化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展现出的惊人定力,发掘中华民族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政治、经济困局时,仍秉持的宽怀与不屈的斗志。从而坚定我们用民族信心、耐心和恒心凝集各方力量推进足球改革、培育良好的足球文化和足球运动发展理念;将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仍坚守与坚持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现中国足球强国梦和十九大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的动力。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历史分析、对比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民国时期足球运动的发展进行分析。用历史演进的眼光,分析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变迁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发展、兴盛和衰弱的阶段特征。研究结果: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签署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足球运动经香港等沿海城市开始传入中国;在英国军人、政客和商人等人士的熏陶下,到80年代前后,由英国教会和港英当局开办的圣保罗、拔翠等书院的华人学生开始模仿英国人的方式踢球。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和北京的一些教会学校也开始了早期的足球活动。广泛开展的校际足球比赛也推动了社会足球运动的开展。爱好足球运动的华人成立了俱乐部形式的"华人足球会"后改为"南华足球会"。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从学校到社会、由沿海向内地的发展过程。虽然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也缺乏政府的扶持和资助,但有组织、有计划的足球竞赛,以及远东运动会和出访比赛的骄人战绩,获得众多球迷的热捧和好评,并逐渐涌现一批以李惠堂为代表的优秀足球运动员,改变了西方列强对中国人的看法,也大大扩大了中华民族的影响力。上个世纪20年代末,是民国足球运动的兴盛时期。学校间的足球赛事常态化,区域内赛事已相当普及,地区球队出访以及外国球队来访也比较频繁。抗战前夕,全运会足球参赛队伍已达到了18支;举办了10届"远东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中国队包揽了除第一届之外的全部9个冠军。几十年间,中国对日本保持不败纪录,获得亚洲体坛"铁军"称号,日本媒体纷纷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1931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为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员,选拔组建中国足球队参加1936年8月第11届柏林奥运会,在没有政府经费预算的情况下,提前两个月转战东南亚各国,共进行了27场(23胜,4平)足球表演赛,借此来锻炼队伍和筹集球队所需经费,队员们一路征战,疲劳不堪。首场虽以0:2被英国队淘汰,但李惠堂和中国足球队的声望在国际赛场得以证实,受到全场球迷和英国各家报纸的一致好评。1976年8月13日,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将李惠堂、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中国足球雄踞亚洲之巅十几年,并涌现出一批世界级足球明星的客观实事,展示民国足球能在积贫积弱动荡时期赢得荣誉和受世人的尊重。1937年日本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民国足球开始衰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的方针指引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这期间,除了香港的足球外,我国的各项体育运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内地足球与国际的交往完全停止。1940年终止了已有18年之久的沪港两地埠际对抗赛;虽然香港组队代表中国参加了1948年的第14届伦敦奥运会,同参加11届奥运会时的窘境如出一辙,首战便0:4输给了土耳其被淘汰出局,由于连绵的战争破坏,使民国足球运动走向了衰落。研究结论:4.1.民国时期足球运动曾有的辉煌与其所处的特殊的社会背景与历史现状密切相关,反映出外来西方文化的入侵、渗透并被吸收的结果。同时,承载着中国人民不畏强权、不畏西方列强对国人压迫和奴役的一种成功反抗,是历史环境下饱受欺凌的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支撑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也是特殊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4.2.民国时期的沿海城市校园足球运动,在接受先进的足球理念和战术打法的同时,能遵循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在频繁的校际足球交往过程中,为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3.虽无官方和政府的支持,但有组织、有计划的足球竞赛活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参与足球运动的区域和人数不断增多,以及全运会和远东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不仅锻炼了队伍,也促进了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4.4.东亚各国足球运动开展较晚、普及和水平不是太高,使我国足球运动一度居于亚洲领先水平;与欧洲强队相比还是存在差距,但以李惠堂等球员的足球技战术能力已达国际一流水平,无论比赛输赢,都能赢得对手的掌声和尊重。4.5.连绵的战争,是民国足球运动走向衰落的最直接原因,也使得中国体育总体处于了低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