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2年7月30日08时至31日08时吕梁市大部地区出现了区域性大暴雨,文章从高低空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该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这次暴雨过程是受500hpa西风槽前部西南暖湿气流和700hPa低涡切变线以及地面低压倒槽共同影响造成的。充沛的水气和大气层结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并讨论了物理量场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给出了该次暴雨预报的主要着眼点,为今后暴雨预报提供一些思路。
【机 构】
:
山西省吕梁市气象台,山西吕梁033000 山西省离石区气象局,山西吕梁03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7月30日08时至31日08时吕梁市大部地区出现了区域性大暴雨,文章从高低空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该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这次暴雨过程是受500hpa西风槽前部西南暖湿气流和700hPa低涡切变线以及地面低压倒槽共同影响造成的。充沛的水气和大气层结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并讨论了物理量场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给出了该次暴雨预报的主要着眼点,为今后暴雨预报提供一些思路。
其他文献
利用1961年以来不同深度地温资料,研究分析历年的月、季、年度变化特征。并统计分析了地温与汛期降水和气温的相关关系,进而选用显著相关因子建立汛期各月降水量及各月平均气温的最优子集回归方程。经检验,不仅其历史拟合率比较高,而且对2005年-2010年的试预报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采用基于气象因子的土壤墒情多元回归线性模型作为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变动关系,在方程式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回归模型,采用随机差分方程,可以定量的了解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预测其未来值。本文根据寿阳现有数据的情况,以旬为步长,抽取气象数据中和土壤墒情数据相对应的数据进行分析,构成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据对应,建立预测模型。数据的预处理过程中主要根据原始数据采集资料的说明及换算公
近年来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2010年10月延续至今的华北干旱让我们感受深刻。本文在总结了山西省地形、气候特征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山西省1971年——2010年40年降水的年、季时空分布资料数据,研究探讨了山西省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变化的趋势,得出以下结论:山西省降水量总趋势是在不断下降减少的,而各季的降水振荡波动;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上,大致上的分布特点是:受季风影响,晋东南降水
利用长治市11个地面观测站及农气站气象资料,对2010年度长治冬小麦全生育期总的气候概况和冬小麦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了详尽分析,找出了因气象条件而导致小麦减产的原因。结果表明:2010年度长治市的气象条件对冬小麦各生育期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播种期墒情适宜,冬小麦基本足墒播种;出苗后前期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后期气温急剧下降,持续偏低,小麦抗寒锻炼不足;越冬期间气温偏高,降水大部偏多,麦田墒情较好,较
本文根据我国北方旱作区的实际情况,选取典型旱作区的山西寿阳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县土壤墒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当地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土壤墒情的预测研究,分析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多变气象条件和干旱趋势下的农业生产措施,为当地政府合理利用和开发农业气候和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为当地政府制定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规划,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对1956-2005年朔州市气象局观测站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朔州气候趋向变暖,其中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温显著上升,冬季增温的贡献最大;降水呈减少的趋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分析还表明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次增多,使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并由此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损失。
现在台站检修自动气象观测仪器只有数字万用表,对于瞬间变化的脉冲信号无法捕捉,而工业用PLC对于捕获10KHz以内的脉冲信号轻而易举,同时可输出脉冲信号,可模拟脉冲信号的气象仪器的传感器信号,利用这些功能可以直观地判断故障点。
本文针对山西省2009年6月18-19日的一次降水过程,利用Micaps系统天气图和机载DMT探测资料分析了这次降水的宏微观特征,并用Γ分布拟合了云滴谱分布,结果接近云滴谱的实际分布。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本次降水属于锋面云系影响的层状云降水,18日山西省处于冷锋锋前,云底较低,云层较厚,云中上升气流很强,低层对高层的水汽输送较大,云滴数浓度、平均直径、含水量都较大;19日处于锋后,云底较高,云层较薄
利用常规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1月10-11日华北中南部出现的大范围的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大暴雪发生在500hPa的高空槽、700低涡切变线及河套锢囚锋共同配合的天气系统下;(2)不同高度上的急流,相互作用是这次暴雪天气的最大特点。(3)低空急流是在高空急流的耦合下形成和发展的。在高空急流出口区,正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大的暖平流区域极易有低空急流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利用micaps系统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天气形势场及物理场等方面,对造成9月11日至13日忻州市大范围的强降温和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横槽转竖并东移后,引导冷空气大举南下,是产生本次强降温和大风的必要条件.500hpa-850hpa高空横槽、地面冷锋和蒙古冷高压是本次寒潮过程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