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碳对水及甲苯吸脱附机制的研究

来源 :第七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机污染土壤问题日益严重,虽土壤中有机质所占比例不高,然往往为主要影响土壤性质的参数.为了解有机质对水气及有机污染物的吸脱附作用,本研究选择稳定性高的两种天然有机质材之泥炭(CH及HS),以水气及甲苯蒸气为吸附质,使用纪录式微量天平进行吸脱附实验,以探讨泥炭对水及甲苯吸附机制,并分析质材的基本特性,包括有机质含量、灰份量、元素分析、BET比表面积、孔隙分布及 <13>C CP/MAS核磁共振光谱分析.研究发现,泥炭-HS及泥炭-CH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1.74及4.91m<2>g<-1>,孔隙体积分别为0.059及0.034cm<3>g<-1>.在核磁共振光谱的分析中,泥炭-CH在(0~50)ppm的数值较高,而泥炭-HS则在(50~90)ppm(ppm:10<-6>)数值较高.泥炭对水的吸附容量大,在85℅RH下,CH及HS吸附量分别为240及150g kg<-1>,在三种湿度下对水的吸附量约为泥炭总孔隙体积的2~50倍.因此,水并非被局限于孔隙内填充,而是藉由水分子的进入伴随质材的膨胀,以容纳更多的水分子,且其吸附量与组成的CO碳及COO的碳量有关.至于泥炭对甲苯的吸附,在0.81p/p<,0>下,泥炭-HS及泥炭-CH的吸附量分别为1.7及12g kg<-1>,其作用力非常弱,显然泥炭对甲苯的吸附作用主要是孔隙内的填充堆积并伴随凝结的产生,因此利用职权低温氮气测得的孔隙量是泥炭吸附甲苯的重要指标,且其吸附量与烷基碳的含量成正相关.
其他文献
年初,中国大陆报界有两大信息引入注目:一是报纸总数已达1791种,比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增加了1600多种。也就是说,14年中,平均每三天多就诞生一份新报纸。这是史无前例的。
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还是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们聚在一起,不免探问一句:“你在写什么?”答案也许平淡无奇,可第二天打开报纸,可能就有作答老一篇颇为精到的稿子。于是,提问
本研究采集焚化炉厂飞灰及飞灰固化物以甲苯/丙酮(5V/1V)溶剂萃取,以同位素添加及多层矽胶,氧化铝,及活性碳等管柱净化,并以高解分析气相层析仪/高解析度质谱仪分析戴奥辛含
本研究探讨喷射机燃料用油JP-4在土壤通气层(vadose zone)中的传输现象,包括垂直和水平入渗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等.研究使用三种不同尺寸的模型装置:25mL土壤管柱、200L土壤管
本文研究了a-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羧甲基-a-环糊精对弱极性有机污染物的增溶作用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a-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弱极性有机物有良好的增溶作用.增溶的倍数与环糊精的
搞经济报道的人都知道,“企业经营机制”这问题,提出多年,报道多年,主题差不多,写不好就是老一套,自己写着没劲,别人看着头疼。今年初,中宣部和国家经贸委提出,要把贯彻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