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变换在卫星遥感图像融合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tag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简要介绍了小波变换的理论基础、基本算法及融合思想,在此基础上,重点回顾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卫星遥感图像融合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包括二进制小波变换、多进制小波变换等融合算法研究,小波变换与HIS融合法的结合、基于小波变换的加权融合等融合模式的改进与应用方面,指出了目前卫星遥感图像融合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展望了卫星遥感图像融合的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利用河北省石家庄、张家口、秦皇岛三个GPS站观测资料,通过GAMIT软件处理反演到2005年4-11月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初步分析了河北大气可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其时空变化明显,与河北不同季节的天气气候变化特征相一致.通过对与降水量之间分析发现,降水大多出现在高于大气可降水量基值的时段,不同影响天气系统.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表现也不相同.
百叶箱是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用来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2].长久以来,我国气象台站所用的百叶箱为木制百叶箱,最近几年研制出玻璃钢百叶箱.为了了解在新型的玻璃钢百叶箱与木制百叶箱内进行温湿度测量的差异,2005年2~7月由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综合试验基地组织,分别在
安徽省气象局于2006年6月建成了由13个双频GPS接收站组成的地基GPS气象监测网.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网的建设背景,安徽省局进行观测网设计时采取4条主要设计思路,重点讨论了建设中涉及到的诸如设备选型、GPS天线墩设计、气象资料获取、数据处理系统选择、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配套防雷措施等几个关键问题.
常规高空探测系统从2002年开始大规模使用GTS型电子探空仪携带的碳湿敏元件进行相对湿度探测.与59型探空仪上的机械式肠膜测湿元件不同,碳湿敏元件是电阻式湿敏元件,在低温感湿性能、检定曲线一致性以及测量范围等方面较肠膜测湿元件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碳湿敏元件受温度影响明显,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元件的感湿特性曲线不相同,直接给湿度测量带来误差,使得相对湿度探空数据与实际大气相对湿度有较大差别.因此了解
本文应用石家庄17个站1955~2005年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持续高温出现的气候特征.对2002年和2005年的3段持续(强)高温出现的环流形势特征做了详细分析,并检验了几家数值预报对持续高温的反映能力,所得结论可为持续高温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门限自回归模型是把非线性模型按照某一变元的不同取值范围,采用若干个线性模型来描述,另外,门限自回归模型构成了周期性的稳定循环序列,因而具有极限环,它将微分方程中极限环的概念引入到了非线性随机系统,可有效的描述具有周期规律的过程,由于门限的控制作用,保证了模型的稳定性,此外,这类模型还可以做为突变现象的一种描述手段.自1978年汤家豪提出门限自回归模型(Threshold Autoregressiv
在获取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和中央气象局《台风年鉴》自1949年以来到2004年热带气旋强度资料(近中心最大风速)的基础上,着重比较了两者在时间变化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热带风暴以上(近中心风速大于17.2 ms-1)近56年所有样本的平均风速前者大于后者3.54ms-1,而这一差异主要的贡献是强台风以上(近中心风速大于41.5 ms-1)样本.两资料集最显著的特征是热带风暴以上年平均风速
针对2003年8~10月和2005年9~10月期间渭河流域洪涝灾害,提出了过程体积降水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在计算出洛河、泾河、渭河流域上游、渭河流域下游及渭河流域总体积降水量的基础上,将体积降水量与临潼、华县水文站的水位和流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位对体积降水量有较好的即时响应,流量对体积降水量有较好的延迟响应.本研究为渭河流域防汛抗洪减灾救灾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决策支持.
对太原市2005年6月下旬持续37℃以上酷热天气形势分析发现:酷热天气出现时太原上空为河套高压控制,其地面表现为热低压,它们所带来的下沉绝热增温、辐射增温和平流增温是太原市酷热天气出现的重要原因.酷热天气前期气温偏高,无降水,当日08时晴空、静风或轻风且气温较高时太原更易出现酷热天气.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地面遥测等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资料,对2005年8月2日宿州市中部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0~850hPa的低槽和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深厚的湿层、大气层结不稳定度的急剧增大、整层的上升运动、高低空急流的叠置,为暴雨产生提供了极好的环境条件.三个中尺度云团进入宿州市中部后强烈发展,停滞不前,造成了持续强降水.暴雨过程前,边界层西南急流爆发性增强;暴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