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及有创通气在心内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总结BIPAP在心内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应用的指征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病人费用。
对象与方法:对介入治疗手术以后呼吸急促、呼吸频率超过25次/分,动脉血氧饱合度(SaO2)>85%,P02<60mmHg和/或PaCO2>50mmHg的患者,在常规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20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状况、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及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血氧饱合度SaO2的变化和通气相关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并发症等。并与20例术后应用有创通气病例对比。
结果:应用无创通气20例患者中,冠心病支架植入术14例,房颤射频消融术6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8例,最长应用呼吸机时间168小时,2例病情加重,不能耐受面罩通气,改为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死亡1例总有效率90%。患者通气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分别为(3肚8)次/分与(21土4)次/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治疗前后心率分别为(116士26)次/分与(91士22)次/分,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前后患者的PacO2水平分别为(76士20)mmHg与(63士17)mmHg,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治疗前后血氧饱合度分别为(70土14)%与(95士4)%:氧分压通气前后分别为(48士15)mmHg与(64士19)mmHg,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有创通气比较住院费用分别为(25300士1700)与(45630士14300)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无胃膨胀,无气压伤、院内感染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应用有创通气的20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18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应用呼吸机时间为216士72小时,总有效率为90%。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
结论:
1.心内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病人,在围手术期出现肺功能不全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和肺的弥散功能。
2.能起到与有创通气相当的治疗效果,但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病人容易接受,撤除呼吸机方便。
3.费用相对低廉,是心内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病人出现肺功能不全时首选的治疗方法,有重要的临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