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切换供水区域输配管网内壁腐蚀管垢特性及成因分析

来源 :第二届IWA-中国水环境嗅味问题及控制技术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黄河杯”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6339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扫描电镜、X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水源切换供水区域给水管网中铸铁管和镀锌管管垢进行微观形态、化学成分及化合物构成分析.结果表明,铸铁管上管垢呈针状或石林状,有明显的三层结构,镀锌管上管垢呈松散的颗粒组成的球状结构,不同的管垢特征与水力条件和管材材质有关;铁、钙是管垢的主要构成元素,α-FeO(OH)、Fe3O4、CaCO3是管垢的主要物相,其中铁的主要来源为管材内壁腐蚀,形成α-FeO(OH)、Fe3O4,钙的主要来源为水中所含的大量钙离子,在碳酸钙溶解与沉淀平衡过程中沉淀附着产生CaCO3.
其他文献
实验采用溅射和蒸发镀膜工艺,制备了一种新型的Al/CuPc/Cu三明治结构NO2气敏传感器。这种器件对NO2气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通过研究其在NO2气体中电学特性的变化,来表征其敏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0ppm的NO2气体环境中,器件的正向电流明显增大。通过比较器件在空气和NO2气体中器件的肖特基势垒高度的变化,发现通入NO2气体50分钟后,CuPc/Al势垒高度降低了
在实验室反应容器中聚乙烯(PE)试样被表面氟化不同的时间。基于压力波法、空间电荷测量结果揭示随氟化时间的延长、空间电荷行为发生有趣的变化。红外分析表明随氟化的延长、氟化度增加。试样的断面扫描电子显微镜像给出了这些氟化层厚度的精确信息。表面能计算间接地表明了氟化导致表层极性或介电常数的显著增加、取决于氟化时间。开路热刺激放电电流测量显示这些氟化层有不同的电荷捕获特性及随氟化延长、对半导性电极里的化学
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MMT/XLPE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有机改性剂控制MMT在XLPE中的分散状态。SEM和X-RAY的结果证实PE分子链可在MMT中插层并实现纳米尺度上的均匀分布。通过DSC研究复合材料的熔融行为,表明纳米蒙脱土可明显改变聚乙烯的结晶形态。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加速水树生长实验,并对树枝的长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水树枝长度大幅度减小,表明通过加入纳米MMT改变
基于介质响应的时域回复电压法、极化去极化电流法和频域分析法可用于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的现场诊断。这三种方法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油纸绝缘状态的信息。基于变压器主绝缘结构的扩展Debye模型可实现上述时频域介质响应方法间的相互转化,从而在获取更多信息的同时节约测量时间。为此,本文首先以扩展Debye模型为基础推导了时频域介质响应的三种方法的内在关系,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制作了时频域介质响应方法的融合系统
本文采用快速放电的方法,以聚丙烯薄膜为样品,经过不同的热处理方式,研究发现经过热处理后的样品,其放电电流谱的下降沿时间较原始样品要短。初步断定可能是由于热处理改变了样品的陷阱深度,束缚电荷容易从陷阱中脱陷形成自由载流子。实验又通过使用开路热刺激放电(thermally stimulateddischarge,TSD)电流谱分析样品陷阱深度,验证了热处理使陷阱变浅这一判断。从而提出了使用快速放电的方
空间电荷的积聚是导致聚合物绝缘性能降低的重要因素。针对此问题,本文研究了利用不同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后的纳米SiC添加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粒子对同极性电荷的注入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且不同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分布不同,KH-560SiC/LDPE中存在大量正极性亲和性的深陷阱,而A-171SiC/LDPE中却分布大量正极性亲和性的浅陷阱。分析认为此现象源于偶联剂分子
为抑制像GIS中所遭遇的环氧树脂绝缘予表面的电荷积累,在实验室反应容器中使用氟/氮混合气对环氧树脂试样进行了表面氟化。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氟化引起环氧树脂表层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本质变化。表面电导率测量及接触角测量与表面能计算的结果表明氟化引起表面电导率和表面极性的极大提高。基于开路热刺激放电电流测量,这一高的表面电导率归因于非常可能的试样表层电荷陷阱深度的极大降低与密度的减小及在空气中试样表面
本文研究了不同老化状态下,绝缘油、绝缘纸板和油纸复合绝缘的介电特性。将绝缘油、绝缘纸板和油纸复合绝缘试样分别放入130℃老化箱,进行加速老化处理,定期取样。在圆板电极模型中,测试了绝缘油和绝缘纸板的莳域极化去极化电流(PDC)特性。结果表明,热老化的过程中,在温度、氧气作用下,矿物绝缘油氧化生成醇、醛、酮、酸等氧化物及酸性化合物小分子,导致其介质极化程度增加; 同时矿物油在老化过程中产生水分,介质
针对水中的藻源性嗅味化合物,建立了顶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的分析方法,并对样品保存及前处理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相应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土臭素(Geosmin)、2-甲基异莰酵(2-MIB)和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的检出限分别为1.3ng/L、1.9ng/L、2.Ing/L,测定下限为5.2ng/L、7.6ng/L,8.4ng/L:过长的样品保存时间、原水中
采用PCR-DGGE和16SrDNA克隆文库构建技术对洋河水库蓝藻水华消长期间(6月26日-10月27日)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6月26日-8月12日期间,藻细胞密度较高,以微囊藻为主,而在9月28日以后,藻密度显著下降,藻组成以非微囊藻为主.在整个调查期间,γ-proleobalcterin和Actinobacteria类群的克隆子所占比例一直比较稳定,属于α-proteobac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