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对兔肝硬化模型的治疗作用,了解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协同作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研究基础。
方法: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的方法复制兔肝硬化模型,25只模型动物分为干细胞移植组、移植+pHGF组和对照组。无菌条件下从兔胫骨上端抽取骨髓4~5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透视下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于肝脏。术后移植+pHGF组隔日静脉内注射pHGF 2mg/kg共20 d,然后在移植后4、8、12周分别检测肝功能,12周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统计采用SPSS11.5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比较多组间均值差异性显著性,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干细胞移植组术后12周,兔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逐渐降低,由术前73.00±10.63 U/L和152.40±22.76 U/L分别降至移植12周后的48.00±1.00 U/L和86.67±2.08U/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逐渐上升,分别由27.46±1.76g/L和28.23%上升至干细胞移植后的33.23±0.45 g/L和44.07%,由但上述血清酶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显著性(P>0.05)。而干细胞移植+pHGF组肝功能指标改变较移植组迅速,ALT、AST分别降至43.33±0.58 U/L、78.67±4.04U/L,而ALB,PTA上升至50.50%,这些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干细胞移植组和干细胞移植+pHGF组肝细胞形态较规整,无明显细胞坏死和变性,假小叶结构仍存在,但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肝组织内散在分布有CD34+肝样细胞,并且这些肝细胞在各组数量差异较大,干细胞移植组较对照组多,移植+pHGF组最多。
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肝硬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可促进干细胞在肝脏的归巢与分化,与骨髓干细胞移植有协同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