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arly Clinical Outcome for primary rotator cuff repair with a specific rehabilitative pathw in Unite
【机 构】
:
Department of Physiotherapy,United Christian Hospital,Hong Kong SAR,China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发表日期】
:
2012年6期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缝线内夹板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方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对21例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单束异体韧带重建,术中加用3根“5”号爱惜邦缝线加强固定.采用IKDC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膝功能进行评估,以及应力位X线片测量比较随访时膝关节的后向松弛度.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5月(20.6月).术后
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失效的力学机理以及引发松动的原因,提出对临床中发生的无菌性松动事件进行失效诊断的具体方法.方法: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无菌性松动的成因进行研究,分析无菌性松动失效与产品、临床和患者等因素的关系,并研究翻修术前检测松动的方法.结果:提出无菌性松动分析推理路线图,成功利用FSA技术对翻修术前的无菌性松动进行检测.结论:无菌性松动失效分析推理路线图可以帮助展开失效事件的原
目的:通过检索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比较微创和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检索,按照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查找有关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文献.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后Harris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结局指标.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与传统手术进行对比,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估计结局指标的均数差(mean d
目的:利用医学影像学CT和DSA检测仪器,通过钽空间标定点技术,结合先进的Model-based RSA 3.20软件中的FSA/RFA模块技术,对重建关节骨与假体运动过程的一种方法进行初步的临床研究.方法: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怀疑假体松动和关节周围内固定术后疑有关节内阻挡或撞击症等疾病的患者,采用DSA影像采集和CT检查相结合技术,在计算机软件辅助下,从受试者关节CT获取关节骨与假体的三维重建模
目的:探讨改良的横向截骨治疗髌股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至2010年,采用改良的Maquet横向截骨治疗42位患者的54例膝关节,男17例,女25例;高位髌骨13例,胫骨外旋35例,复发性髌骨脱位6例;右膝32例,左膝22例.关节镜检查并松解外侧支持带后,取胫骨结节正中略偏内的切口,距胫骨结节上下约1cm,切取6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层,显露髌韧带在胫骨结节处附着点
目的:评价髌骨-平台角(PPA)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测量髌骨高度中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方法:于2011年9月-2012年5月,对5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X片进行回顾性测量.选取3名观察者(分别为影像学医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各1名),分别对术后CR片或PACS影像进行PPA,Insall-Salvati指数,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Caton-Deschamps指数和Blackb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DDH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并内收肌切断术,随访2年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2年随访,5例患肢短缩纠正,关节恢复原位,无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出现,Harris评分平均85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并内收肌切断术治疗DDH效果良好,但应注意进行周密的术前计划,术中特别需要考虑肢体长度的均衡、假体的选择、髋臼骨床的制备及安置,血管、神经的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方法:筛选32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根据患者症状开始时间将其分为急性期、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血栓组.观察各组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图像特点,通过血栓超声弹性图像评分及血栓应变比值半定量评估不同分期血栓的弹性特征.结果:急性期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声影,超声弹性成像以红色为主;亚急性期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