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前横踢技术动作是跆拳道比赛中常用的技术动作,为了得到不同级别跆拳道运动员在使用电子护具下完成前横踢技术动作过程中的肌肉发力特征,本研究以7名跆拳道专项的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Noraxon表面肌电采集系统采集运动员的表面肌电数据,对前横踢动作进行有效分析,寻找该动作的规律。本研究拟为跆拳道运动员在使用电子护具下提高前横踢技术动作水平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根据国家跆拳道运动员等级划分标准,选取健将级运动员(1名)、一级运动员(3名)和二级运动员(3名)三个等级7名跆拳道专项的优秀运动员作为本次实验的受试者。利用Noraxon表面肌电采集系统采集运动员的表面肌电数据,利用Noraxon软件自身的全波整流、平滑信号处理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软件自身的标准表面肌电报告功能进行积分肌电、均方根振幅平均值、振幅峰值处理并导出数据,使用Excel和SPSS对到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肌肉贡献率,并对三组数据的积分肌电值、均方根振幅平均值、振幅峰值进行非参数检验分析,并计算三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其中显著性标准设定为a=0.05。研究结果:(1)积分肌电显著差异分析。健将、一级、二级3个等级运动员的股直肌(PRF=0.040)、股内侧肌(PVM=0.013)、臀大肌(PGM=0.015)、胫骨前肌(PTA=0.007)的积分肌电存在显著差异;半腱肌(PSEM=0.117)、股外侧肌(PVL=0.068)、腓肠肌外侧(PGL=0.107)、腓肠肌内侧(PGM=0.267)、股二头肌(PBF=0.087)、阔筋膜张肌(PTF=0.284)的积分肌电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健将级运动员与一级运动员的积分肌电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一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的股直肌、股内侧肌、阔筋膜张肌的积分肌电具有显著差异(PRF一级、二级=0.037、PVM一级、二级=0.013、PTF一级、二级=0.005);健将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的臀大肌的积分肌电存在显著差异(PGM健将、二级=0.014)。(2)均方根振幅平均值显著差异分析。健将、一级、二级3个等级运动员的股直肌(PRF=0.040)、股内侧肌(PVM=0.012)、腓肠肌外侧(PGL=0.049)、臀大肌(PGM=0.007)、胫骨前肌(PTA=0.013)的均方根振幅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半腱肌(PSEM=0.107)、股外侧肌(PVL=0.051)、腓肠肌内侧(PGM=0.461)、股二头肌(PBF=0.152)、阔筋膜张肌(PTF=0.252)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健将级运动员与一级运动员的积分肌电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一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的股直肌、股内侧肌、胫骨前肌具有显著性差异(PRF一级、二级=0.037、PVM一级、二级=0.017、PTA健将、二级=0.010),健将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的腓肠肌外侧、臀大肌具有显著性差异(PGL健将、二级=0.044、PGM健将、二级=0.009)(3)振幅峰值显著差异分析。健将、一级、二级3个等级运动员的股直肌(PRF=0.045)、股外侧肌(PVL=0.013)、股内侧肌(PVM=0.003)、腓肠肌外侧(PGL=0.020)、臀大肌(PGM=0.026)、胫骨前肌(PTA=0.043)的振幅峰值存在显著差异。3个等级运动员的半腱肌(PSEM=0.194)、腓肠肌内侧(PGM=0.321)、股二头肌(PBF=0.157)、阔筋膜张肌(PTF=0.588)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个等级运动员的股直肌振幅峰值存在显著差异,但3个等级运动员之间的振幅峰值没有显著差异(其P值分别为0.339、0.056、1.000,均小于显著性标准值);一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在股外侧肌(PVL一级、二级=0.029)、股内侧肌(PVM一级、二级=0.003)、胫骨前肌(PTA一级、二级=0.043)存在显著差异;一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在腓肠肌外侧具有显著差异(PGL健将、一级=0.017);健将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在臀大肌存在显著差异(PGM健将、二级=0.023)。(4)肌肉贡献度分析。对3个级别运动员在前横踢过程中肌肉贡献率分析发现,健将级运动员以及二级运动员阔筋膜张肌的肌肉贡献率最大;一级运动员腓肠肌外侧肌肉贡献率最大。研究结论:不同级别跆拳道运动员前横踢技术动作表面肌电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但并非为3个级别之间的统一关联,而仅限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健将级运动员以及二级运动员肌肉贡献率最大的为阔筋膜张肌,二级运动员的腓肠肌外侧肌肉贡献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