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克罗地亚是世界上公认的"篮球大国",曾获得1次奥运会亚军、1次世锦赛(世界杯)季军、2次欧锦赛季军,目前FIBA世界排名14,远在我国第29名之上,更是有34位球员有过NBA经历。所有成绩的背后是克罗地亚独特的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体系为之支撑。在当前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亟需改革的背景下,探析克罗地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经验,以期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体系构建提供镜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录像观察、数据分析法。研究结果:克罗地亚青少年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经验在于七个方面。第一,优厚的篮球文化底蕴是发展的源泉。克罗地亚独立前曾隶属于前南斯拉夫地区,作为曾经的欧洲篮球霸主,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领先世界的经验。前南斯拉夫地区分裂后,克罗地亚继承并弘扬了该地区培养篮球运动员的经验。第二,繁杂而不混乱的管理体制是发展的保障。国家体育总局、奥林匹克委员会和项目单项协会三者构成了克罗地亚的国家体育组织,三者本着互不干涉,又积极合作原则,兴建篮球基础设施,共同维护克罗地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稳定,为克罗地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三,职业化的培养途径是成功的捷径。由于克罗地亚多数学校不会进行项目专门化训练,使得职业篮球俱乐部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主要载体,在多数职业篮球俱乐部拥有完整的训练体系的情况下,克罗地亚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接受职业化训练,为竞技篮球后备人才选拔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第四,完善的赛事体系是提升的关键。克罗地亚篮球联赛分为职业联赛(Senior)、青年联赛(Senior)和少年联赛(Cadet)三类,其中职业联赛又分为4个等级,青年和少年联赛各分为2个级别,各级联赛最大的特点是实行升降制度,升降级制度促进了训练效率的提升;各级别呈现赛事紧密衔接,赛事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同时国家篮协会根据各级别赛事的办赛条件合理安排竞赛制度。第五,优质的教学体系是重要的手段。克罗地亚青少年篮球训练中,8岁以下以培养兴趣为主,球员不会过多接触比赛,8岁以后,比赛在教学内容中随球员年龄及实力的增长所占比例逐步提升;教学偏实战化,俱乐部会经常组织球员参加周边国家及欧洲的各类赛事。另外,相比我国普遍的15-20人大班教学,克罗地亚的青少年篮球培训实行的是小班教学(5-10人),教学过程中对团队意识的培养从小便开始,这也铸就了克罗地亚乃至欧洲球队以团队篮球享誉世界的经典。第六,严格的教练员准入制度是提升的关键。克罗地亚国家篮协对教练员的准入资格把控非常严格,在克罗地亚想成为教练员有三种途径,但每一种都需要经过萨格勒布大学体育学院的专业培训才能上岗。另外,在克罗地亚的教练员培养体系中,初期教练员会跟随优秀的教练员学习,直到毕业或能够独自承担教学,教练员的规范发展给克罗地亚篮球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第七,科研助力是高成才率的"法宝",克罗地亚致力于在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各阶段增添科研含量,科技助力训练效果和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的同时,还提高了运动员的竞技成绩。研究结论:克罗地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在于对前南斯拉夫地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经验的继承、国内统而不僵的管理体制、职业化的培养途径、升降制的赛事体系、优质的教学体系、严格的教练员准入制度以科研的投入七个方面。根据克罗地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体现在:1.多层次推动"体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地;深挖篮球进校园策略;开发多渠道联合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模式。2.延长各类赛事周期,将占用学习时间的比赛安排在周末;增加赛事回合,由原来的赛会制,变为主客场制;由于我国地幅辽阔,不利于相隔较远的地方进行比赛,可按地理位置划区域进行比赛,各区域的前三名再根据路程距离折中进行总决赛,以此来促进我国各地区球员的交流。3.由国家篮协牵头,组建专家团队,结合各阶段篮球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制定课程内容标准;加大各级篮球国家队科研投入;基层篮球俱乐部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质量效益,增加教练员的配备,规定各班授课人数上限,为我国篮球的再次崛起奠定基础。4.国家篮协应尽快出台青少年篮球教练员准入制度,对教练员入行进行严格把控,并定期派遣优秀教练员下到基层篮协,组织进行教练员技能培训,保障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稳定发展。5.坚持优秀球员"走出去"战略,将年少且优秀的球员送往国外篮球强国进行训练,同时结合国情在各阶段训练中强化篮球运动科研体系建设,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高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