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及其巨嗜细胞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外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989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观察脾脏巨噬细胞的变化入手,进一步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为最终了解门静脉高压症脾脏的变化及评价其免疫功能状况、临床上对门静脉高压症脾脏是应该"切"还是应该"留"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以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切除的脾脏为研究对象,并与正常人外伤脾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对照.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透射电镜、细胞培养、蛋白芯片、基因芯片等方法,从组织、细胞及其信号通路、蛋白、基因等不同层面,对门静脉高压症脾脏的组织形态、细胞因子表达差异、巨噬细胞超微结构、巨噬细胞的数量、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巨噬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表达、巨噬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另外,为了配合本实验研究,还探索了人脾脏巨噬细胞分离与纯化及其总RNA的提取方法. 结果1.与正常人脾脏比较,门静脉高压症脾脏的变化如下:①.组织形态:门静脉高压症脾脏,脾窦充血扩张,脾窦样结构增多及红髓面积明显增大致细胞密度相对减少;脾脏脾小体、红髓、边缘区内单位面积的Mψ数量较正常减少(相对数量),尤以脾小体和红髓更为明显.Mψ主要分布于脾小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正常脾脏Mψ主要分布在脾小体和红髓).②.巨噬细胞超微结构:门静脉高压症脾脏,Mψ表面伪足明显增多、增长,胞内溶酶体数量增多,吞噬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增多;Mψ内酸性磷酸酶(ACP)含量较正常脾脏明显增多,尤以红髓和边缘区内的Mψ更为明显,说明红髓和边缘区的Mψ吞噬功能明显增强.③.巨噬细胞的绝对数量:虽然单位重量脾脏组织内Mψ的数量,门静脉高压症组较正常组减少(相对数量),但由于门静脉高压症时脾重量比正常脾重3.5~6倍(P<0.01),门静脉高压症脾脏Mψ的总数明显增多(绝对数量).④.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鸡红细胞吞噬法检测Mψ的吞噬功能,脾脏Mψ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门静脉高压症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与脾Mψ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负相关.⑤.巨噬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表达:门静脉高压症脾MψTLR4表达量显著增多、Mψ吞噬功能显著增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且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⑥.巨噬细胞的基因表达:应用3张含有14112点cDNA的Biostar-H140scDNA表达谱芯片分别检测到门静脉高压症脾Mψ与正常脾脏Mψ之间分别有896、1330和898个差异表达基因,恒定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21个,占总基因数的0.86﹪.其中表达上调的已知基因有21个,表达下调的已知基因有73个.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细胞周期蛋白类、细胞骨架和运动、细胞受体、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代谢、免疫相关等多个方面.这些基因可能与PHT脾亢的发病机制有关.⑦.脾脏组织细胞因子的表达:应用可同时检测79个细胞因子的蛋白质芯片检测门静脉高压症脾组织与正常脾脏组织的细胞因子表达差异,发现79个细胞因子中,共有26个在两组间的表达呈现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前直肠癌根治术仍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直肠癌根治术后永久性造口、性功能和泌尿功能的障碍,特别是术后较高的局部复发率都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经过多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我们总结出功能性直肠癌扩大根治术(functionextendedradicalresectionofrecalcancer,FERR)可以作为治疗直肠癌的理想术式.所谓功能性直肠癌扩大根治术(FERR)就是指严格遵循3+1原则
直肠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LocalRecurrence,LR),又称局部复发型直肠癌(Localrecurrentrectalcancer,LRRC),LR通常指局限于盆腔,引起明显症状,处理极为困难,是造成直肠癌手术治疗失败及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报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从5﹪到45﹪,近年结直肠外科发展迅速,一些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全盆淋巴结清扫、术中"无瘤"操作、及围手术
腹腔镜胃手术开始于1990年,初期用于胃造瘘术、胃底折叠术、溃疡病穿孔修补术等.1992年Goh首次报道腹腔镜远端胃切除、B-Ⅱ式吻合术治疗胃溃疡.随着对腹腔镜认识的提高,技术的改进、设备及器械的更新,胃的各种良恶性肿瘤采取腹腔镜手术逐渐增多.1994年,日本Kitano首次报道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虽然腹腔镜胃癌手术时间较传统开腹手术要长,但微创优点明显,如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下床早、住
近20年来直肠癌的诊治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开展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autonomicnervepreservation,PANP)的直肠癌根治术,至2004年随访215例男性直肠癌患者发现TME+PANP在不影响手术根治性的同时,更有利于保护性功能并获得满意的术后生存,是目前治
腹腔镜外科手术在17年内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普通外科从简单的阑尾切除到最复杂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均已成功开展,并已逐渐成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一种新的技术像这样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在外科领域是少见的.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发展在外科手术领域引发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技术革命.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发展一方面与腹腔镜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提高,经验日益丰富和有专业手术经验的医生参加有关.另一方面是与适用而有效的手术器械的开发
在直肠癌特别是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方面,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术后长期生存,对术后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近年来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autonomicnervepreservation,PANP)、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等新观念的融入,以及直肠癌浸润转移规律的重新认识和吻合器的使用,直肠癌的保功能手术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近几十年来,胃肠外科同其它学科一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三级医院相继设立了独立的胃肠外科.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新成果不断地涌现.随着胃肠外科与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某些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技术,以适合时代的要求与满足病人的需要.在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的诊治中,内镜诊断与治疗值得我们温故知新。
近年,肝移植在我国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方式的选择重新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行肝移植手术还是传统的PHT手术?在肝硬化PHT基础研究方面,过去主要是研究引起高动力循环的液递物质,而近5年来,人们更重视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在激活与抑制星状细胞的各种因子对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试图延
本文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策略与规范,外科治疗主要是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鉴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病情千变万化,故治疗方案应因人而异.又由于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持续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复发是难免的,迄今尚未找到一种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方法是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胰体尾部与脾血管及脾脏关系密切,被认为是一个解剖单位,传统的胰体尾切除术,理所当然的切除脾脏.当脾脏抗感染及抗癌肿的功能被确认后,从20世纪70年代后各种保留脾脏手术兴起,基于对脾脏血管的研究,切除或切断脾血管,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获得成功。本文介绍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