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曾经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设想,终因条件不成熟,未能正式提上建设的日程.在我国即将进入"十一五"规划的前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指出"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和"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条件和能力",因势利导,把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历史任务纳入了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
【出 处】
:
2006年全国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曾经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设想,终因条件不成熟,未能正式提上建设的日程.在我国即将进入"十一五"规划的前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指出"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和"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条件和能力",因势利导,把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历史任务纳入了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而且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这是我国有史以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对农村进行全方位的重大变革,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治本之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面提升"三农"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起好步、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为使新农村各项建设有序推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帅建设的全过程.既要高度认识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又要选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农民真正门到实惠,不搞形式主义.
其他文献
梅州市是典型的丘陵山区,且气候较为特殊,据物种分布规律,必然分布着丰富的山区农业特色种植资源.实地调查分析表明,具梅州特色品种有蕨菜、油茶、金针菜、金银花、板栗、食用笋竹、宁化橘等.本文详细介绍了上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并作生产评价以及发展建议.目的通过对特色资源调查、论证及作应用开发研究,为地方农业服务.
文章借用SWOT分析法,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简要分析了重庆丘陵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优势、威胁和劣势,其目的就在于比较客观地做出重庆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战略制定和模式选择.
本文以在渭源县七圣村进行多年"参与式"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总结提出了提高科技扶贫效果的诸如实现两个互动、讲求推广方法、摒弃强行推广、提高服务意识等新方法,在扶贫工作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指导贫困地区科技扶贫有参考价值.
节水灌溉农业占据我国节水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最主要地位,丘陵地区是西部大开发部分省市农业生产的核心区域.本文主要探讨了丘陵地区小水源的利用、可采用的灌溉方式和相关工程的管理模式,以期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陕西省洛川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资源优势,加强苹果产业化建设,发展经济,实现了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新农村建设初见雏形.本文介绍了洛川的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着重对苹果产业化的"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及其效益和支撑苹果专业县强势发展的行政、市场、服务和监管体系进行了介绍和初步分析.
北京山区是北京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全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从北京山区所承担的生态、生产、生活和社会功能入手,分析山区对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阐述加快山区农村建设的紧迫性.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分析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几方面挑战.最后结合山区的实际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政策,对山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环境保护基地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水源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想,水源区由于特殊的区位与服务功能,进行新农村建设较生态环境建设在指导思想上更具有科学性,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为一种内部矛盾,并将其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化解,有利于京津生态屏障区及水源区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同时水源区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复杂、任务艰巨,不仅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开发生物质能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生物质能源的现状特点、生物质能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现状,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物质能源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方针,贵州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2001年提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解决农村能源短缺,治理环境卫生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有力措施,每年投巨资加以发展.经过几年的较快建设,取得了较好的能源、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在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发展循环经济是对自然经济、传统经济的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农业清洁生产.本文提出了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对策,即运用生态学原理,科学进行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与布局;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支撑;拓宽投资渠道,强化资金支撑;加快科技进步,突出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