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营销员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寿险营销员为样本的调查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寿险营销员离职率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扰寿险业的难题,而离职倾向是预测员工离职行为最有效的指标,本文为找出营销员高流失率的影响因素,从离职倾向的角度分析了寿险营销员的离职问题,通过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寿险营销员的个人概况和影响离职倾向的五类因素——寿险营销员人际关系、薪酬福利、发展前景、工作满意度、流动限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以上因素对离职倾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全球金融危机彰显保险业的重要性,保险教育则是提高保险业经营稳健性的关健之一。目前国内的保险教育体系存在着课程设置的学科定位不够清晰、课程内容重复现象明显、疏于国外文献引进以及风险管理相关课程安排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高校应结合自身师资等,明确自身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是实务型人才,据此设置有不同侧重面的课程体系,并对现有保险课程进行梳理整合,同时引进国外教材、加强案例与实践教堂,从而培养符
我国目前施行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三支柱保险监管模式。偿付能力监管实质就是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由于资本充足率等于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所以最低资本的要求将直接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大小。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各国保险监管法规都对保险公司设定了最低资本要求,我国((保险法》和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监发[2008]第1号,以下
在金融海啸及全球经济衰退的环境下,保险公司为了满足长期的聘雇需求,皆希望藉由雇用高质量的毕业生,而无须负担庞大及昂贵的训练费用。另一方面,大专院校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简称风保系)必须着手于保险课程的改进以让学生毕业前有更为充分之准备并加强其可雇用性。因此,寿险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风保系的课程设计者皆须一个有效的评估模型,以为员工选择及课程设计的问题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法。本文提出一套课程评估模型
保险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定位关系着保险人才培养的成败。保险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重能力、适应性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保险人才。这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主要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本科学生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拓宽专业渠道,引导学生在培养后期学习第二学位或副修第二专业;积极探
对比我国和英美大学保险学科硕士与本科的课程设置,发现我国不同高校之间、我国高校与英美大学之间在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保险院校普遍存在硕士与本科课程内容趋同的问题,英美大学的硕士阶段课程设置与本科阶段则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由于硕士与本科两个层次的培养目标不同,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应在实现良好对接的基础上体现出差异性,硕士课程设置应体现学科内容的前沿性和精深度,相应地,培养方式应注重培养学
本研究采用Fried et al.(2002)所提出之三阶段资料包络分析法(DEA),衡量台湾地区19家产险公司之经营效率。三阶段DEA法可改善传统DEA法无法衡量随机干扰因素之缺失,且可同时考虑环境变量与随机干扰因素之影响。第一阶段先以原始产出投入变量数据进行DEA分析,估算出各项效率值。第二阶段以随机边界法(SFA)回归模型分析环境变量对投入差额变量之影响,调整投入变量数据。第三阶段再以调整后
台湾于1954年即公布「汽车投保意外责任险办法」,规定汽车于请领牌照时必须投保汽车意外责任保险,惟内容如何却无明文要求,嗣于1959年将其明定于「公路法」中,正式纳入法律规范,其问四十余年,除于民国1960年修订之「汽车投保责任险办法」改采得提供保证金制度之双轨制,以及最低保险金额之变动外,均无重大改革之处,依旧以公路法该条文及汽车投保责任险办法之规定办理,由于规定不全,实施效果不彰,所给与社会大
本文从我国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出发,认为目前各地的农险试验重财税等政策索要,轻经营技术研究。论文在深入分析农业巨灾风险的难以分散特性及对农业保险经营的影响后,提出了构建我国多层次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的建议,包括直接保险公司的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制度,以及作为最后保险人的国家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
近年来我国保险诉讼案件增势不减,有的历经一审、二审,有的还要再审。保险公司选择诉讼,是对胜诉抱有乐观预期。但是,从诉讼的结果看,保险公司无论作为原告还是被告,都是胜少败多,显然有悖诉讼初衷。研究保险公司诉讼,不能仅关注诉讼,还应考虑与诉讼密切相关的诉讼预期、ADR、和解。本文深入剖析一则保险诉讼案例,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对保险公司诉讼、诉讼预期、和解进行全面比较,为决策者提供更理性、更具可操作性的
本文从微观实证层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案例,着眼于农户、保险公司和政府的行为分析,在时四川省几个市县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对农险的参保意愿、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对农险的态度等情况,分析影响农民投保农险、保险公司经营农险、地方政府推动农险的制约因素,探究农业保险试点发展和制度演进背后的微观行为动因,试图为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建立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及实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