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翼/高升力系统紊流气动弹性问题的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某型号飞机超临界机翼/高升力系统为研究对象,用比例模型风洞试验的方法、用现场观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手段揭示机翼/高升力系统紊流颤振机理,研究机翼/高升力系统在不同攻角、不同襟/缝翼卡位条件下由于紊流引发的气动弹性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机翼高升力系统紊流气动弹性弹性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单自由度的极限环运动,具有抖振的特点.
其他文献
针对高速飞行器的热气动弹性数值分析问题,研究了气动力、气动热、弹性力和惯性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根据气动力、热、结构各物理场的特征时间尺度与相互影响程度确定热气动弹性分析的耦合计算策略,并对不同物理场之间的数据交换方法进行分析,以实现高速飞行器全机量级热气动弹性分析的工程应用.
The High Altitude,Long Endurance aircraft (HALE) get more attentions because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uses.The aircrafts are always built with slender high-aspect ratio wings to get high aerodynamic p
会议
随着计算技术的提高,发展流/固/热耦合数值模拟仿真方法称为目前高超声速气动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采用以结构时间计算步长作为整体推进时间步长的既考虑到了加热对流场的影响又保证较小的计算量的松耦合方法将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非结构混合网格流场求解器(HUNS3D)与基于有限元法的开源结构力学分析程序CalculiX进行源代码级融合,并采用十分适合非结构体网格变形和复杂外形的径向基插值函数(RBF)进
对于具有大展弦比机翼的飞机,其机体结构的设计载荷源自于突风,因此减缓突风引起的载荷对机体结构减重和延寿都是有利的,本文针对翼尖被动突风减缓装置,以一大展弦比直机翼为例,开展了翼尖被动突风减缓装置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研究,不但对连接位置和连接刚度两个关键变量进行了变参设计,而且确定了主要设计约束(巡航阻力,临界颤振速度,扭转发散)并对其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初步建立起了一套针对翼尖被动突风减缓
现阶段跨音速风洞颤振试验中广泛采用超重模型,这使得颤振试验数据相对保守很多,如果按照已有的颤振设计方法给出颤振边界,将会使飞机结构重量付出很大代价,无法满足飞机的高性能要求.本文通过对试验数据后处理分析,从工程上给出超重系数与模型颤振速压的关系,从而利用外推法预测某型飞机的颤振边界,并最终在飞机的飞行试验中验证.
针对近期提出的一种基于脉冲激励的高安全性颤振边界预测方法,改变其原有的脉冲激励形式,采用扫频激励,以改善脉冲激励激振频带较窄,信噪比较低等问题.根据采样数据获得亚临界速度下的模态位移响应,求解气动弹性运动方程右边的合力,剔除外激力后计算出模态气动力系数.采用系统辨识建立相应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耦合结构状态方程和气动力状态方程得到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状态方程,进而预测颤振边界.基于两种激励形式预测的颤
在跨音速颤振模型设计中,由于风洞条件、生产工艺、加工材料等因素的限制,跨音速颤振模型超重是模型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并结合工程实际对跨音速颤振模型设计的质量超重问题进行研究,给出了较为有效的工程处理方法.研究认为,在跨音速颤振模型设计中模型质量超重较小(不超过目标质量1.5倍)时,可以采用模型全质量配重方法进行设计,模型颤振特性与目标飞机基本一致;如果无法进行全质量配重设计,应在保
带有后缘舵面的颤振模型涉及到舵面与主翼面的连接,其连接方式有很多种,究其根本,都是为了模拟真实的动力学特性,工程中,通常采用两点连接方式,可以达到动力学模拟的效果,但对于复杂模态,两点连接无法准确的模拟,这就需要增加连接点,使颤振模型更加接近真实结构,本文在《颤振模型后缘舵面与主翼面不同连接方式的比较》的基础上设计了弱三点式连接(笔者命名),以三点式连接为基准,通过有限元计算和风洞试验对比,确定了
以某型飞机垂尾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带方向舵的垂尾跨音速颤振风洞试验模型,重点研究了两种不同的方向舵连接形式,并通过地面振动试验、跨音速颤振风洞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使用板弹簧连接方向舵可以有效克服模型间隙,准确模拟方向舵旋转刚度,模型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大展弦比的机翼上增挂外挂物后,外挂物对飞机的颤振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影响因素之一为外挂物悬挂系统的刚度.本文选择了两种不同机构模拟颤振模型外挂物悬挂系统刚度,通过比较其不同的试验效果,分析了两种机构的优缺点,得到以下结论:根据表1~表4,刚度和振动测试误差均在10%要求范围内,说明两种机构都能较准确的模拟悬挂系统的刚度;因B机构中弹簧加工精度不易控制,且在试验时安装、拆卸工作量相对较大,B机构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