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发展观进行梳理和阐释,并从发展观的视角分析精准扶贫的目标、内容、途径。发展观视角下的精准扶贫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将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相结合,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方式,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发展观视角下的精准扶贫体现了绿色、包容、共享、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促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出 处】
:
中国社会学会,日本社会福祉学会,厦门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发展观进行梳理和阐释,并从发展观的视角分析精准扶贫的目标、内容、途径。发展观视角下的精准扶贫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将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相结合,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方式,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发展观视角下的精准扶贫体现了绿色、包容、共享、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促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在制度理念上,由人道主义转变为权利本位,政府在残疾人人权保障中的责任愈益凸显;在制度目标上,从基本的生存救济到社会保险的逐步健全,再到全面的公共服务与福利水平的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越加明显;在制度体系上,从缺失、分立到逐步完善、整合,构建起重视家庭综合保障,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在制度实施
中国残疾人群体数量大问题多,是一群不能忽视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家庭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在生活、就业、医疗、康复、教育等方面存在诸多满足的困难。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残疾人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对象。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是当前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工作。家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的文化中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的扶持以及家庭作为整体对每个家庭成员的
共享发展是党中央在审慎把握民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有序推进"十三五"规划目标前提下对发展理念作出的调整和改进,进一步强化和凸显了发展的民生导向。医养结合是中央和地方近年来致力发展的养老新政策,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出一些模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在老龄化背景下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共享发展新理念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指出了目标和路径。
本文在我国近年来的困境儿童福利政策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的困境儿童福利制度的缺陷。认为我国原有的离散型儿童福利制度具有福利主体分散、福利对象分散、福利资源分散和福利机制离散的特征,既浪费了有限的福利资源,又难以为儿童提供有效的保护,成为困境儿童产生的主要制度原因。改革原有的离散型儿童福利制度,建立整合型儿童福利制度成为必然趋势。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实现福利政策和社会服务两个层面的整合,在福利政
近年来,各种困境儿童群体引起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多起儿童受伤害和死亡的案例凸显了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和服务的欠缺以及儿童保护体系的漏洞。为此,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儿童福利、儿童保护相关的政策文件,特别是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被学界称为"中国儿童福利元年";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
关注并解决流动儿童的现实困境与权益保障问题需要建立在对这一群体全面准确的信息了解和情况把握基础之上。然而,无论是全国性普查数据,还是散落于各省市人口普查资料年鉴、各地方教育部门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以及研究文献之中的关于流动儿童的相关数据,都仅仅只是反映了流动儿童的数量规模、区域分布、年龄、性别结构、流动特征和受教育情况等最基础信息。从目前这些关于流动儿童数据的数量、质量和可行性的检查来看,要全面了解
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是社会福利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从政策企业家的视角对J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政策企业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政策企业家能够敏锐察觉和判断政策制定的机会窗口。政策企业家意识到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改变,通过积极争取和努力,成功申请将试点地区申报下来,抓住了政策制定的机会窗口。
儿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传承的保证,其发展状况构成未来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儿童数量众多,近年来其生存和发展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转型、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仍有一部分儿童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儿童发展整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从经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社会经济地位和社区融合对农民工社会公平感的影响。文章将社会经济地位分解为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两个维度,将社区融合分解为社区认同、社区交往、社区参与三个维度,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均有影响;社区融合的三个维度对农民工的公平感均具有统计显著性,即农民工的社区认同度越高、与本地居民交往越频繁、向社区组织提供意
与传统补救型社会工作模式倡导的治疗型取向不同,发展视角下社会工作强调贫困弱势群体回归社区生活的重要性,希望将弱势群体的问题放置在社区中来解决。发展视角下的社区发展以增强贫困群体参与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这一视角下的减贫策略通常会优先考虑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协助改善案主及社区的经济发展,例如在社区层面开展小额信贷项目、支持和资助社区妇女团体的发展、支持和发展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