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研究

来源 :2016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可以全方位地跟踪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而监控部门必须要结合部门职责完成各自监管,只有从外部的第三方评价到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实施不同层面的监控,才能起到更好的监控效果,并提出各部门要协调发展、相互配合、着重解决突出问题等相应对策.
其他文献
近10年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经历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师范教育结构调整以及教师教育体系开放化等一系列改革,当前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浪潮,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要厘清应用型大学的内涵,科学规划办学定位,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以服务地方为宗旨,构建鲜明的办学特色,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为高等教育"塔基"的地方高校,正面临着"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各地重点建设大学等名校以及高职院校的双重压力.如果继续走与名校雷同的学术型道路,必将进一步弱化自身的竞争力.向职教型应用技术大学转变是地方高校发生质变、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突破口,也是顺应高等教育潮流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长远大计,而突破口之一是专业结构调整,突破口之二是教师队伍转型,突破口之三是职业技术人才的孵化器。
从协同育人的角度出发,韶关学院通过坚持一个目标体系,突出培养目标的应用性;搭建两大平台,突出培养内容的系统性和培养空间的全域性;实施"五位一体"培养模式,突出培养途径的多样性;建构一个质量保障体系,突出培养结果的发展性.在育人实践中,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律与特点进行再认识,探索"五位一体"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实践地方院校由"合格"到"应用型"再到"特色大学"的发展路径.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应用型高校正处于提升质量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素质教育本身具备自组织的特征,其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过程."德学"教育、"五进"活动体系是广州工商学院"立德树人"路径的创新探索,体现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思考.并要加强积淀德学文化的办学特色,突出德学文化的内涵构建,强化德学文化的育人机制,夯实德学文化的实施途径。
民办本科高校开展内涵建设是教育发展规划与政策的要求,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民办本科高校内涵建设在顶层设计、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基地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广东白云学院从发展战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基地建设、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探索与实践民办本科高校的内涵建设.
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首门基于MOOCs的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为案例,对混合式教学的组成要素进行剖析,并结合数据分析和访谈调查,总结出现行基于MOOC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并对优化该种教学模式提出优化建议.
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驱力和政府问责的外部驱力作用下,以质量保障为目标的监测评估正在广泛应用.学业水平是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核心,国际上逐渐发展出以美国田纳西增值评估模式为代表的监测评估的成熟技术.通过对国际监测评估技术成果的研究,引进先进技术改造区域学业水平监测和绩效评估.
作为一个科技行业的时髦新词"互联网+"火起来的速度堪比火箭升空,迅速成为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口头禅."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模式变革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在分析"互联网+"课堂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模式变革与对此教学模式的教育评价.
本研究借鉴生物学中生态的概念,以一间幼儿园的教育要素构成的儿童成长环境为区域范围,以自然资源、传统文化、儿童生活为载体,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核心目标,从生态学的视角构建园本课程.研究界定并拓展了"自然""生态化""生态化园本课程""基于自然的生态化园本课程"等核心概念,构建了课程目标体系,延展了课程资源与内容,践行具有开放性、多样化的课程实施形式,树立科学评价意识,探索有效评价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实践研究,分析了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实践活动课实施的意义,根据中学地理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初步提出了地理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改进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