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潢川金桂'根际微生物和根系碳氮代谢研究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p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复配基质盆栽潢川金桂根际微生物的菌群数量、根系碳氮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复配基质对潢川金桂生长的影响.实验显示,‘演川金桂’根系中游离氨基酸、硝态氮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8月份最大,这说明‘演川金桂’根系在8月份最为活跃,氮素的利用率最高。而蛋白质的含量4月到11月期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说明在整个生长期内一直处于积累状态,供休眠期整个植株对氮素利用。可以在8月份后多施氮肥,为8月份至11月份演川金桂’的营养生长提供必需的氮素。复配基质处理7的根系氮代谢及其相关酶的活性最高,处理5与处理9高于对照,只有处理1略低于对照,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复配基质处理下潢川金桂根际微生物的含量及碳氮代谢水平均优于对照.其中,处理7基质(发酵玉米秸秆基质∶珍珠岩∶炉渣=3∶1∶2)的根际微生物含量及组成和碳氮代谢产物及相关酶活性都优于其他处理,可以作为潢川金桂盆栽较理想的基质.
其他文献
本文以牡丹紫红色品种洛阳红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体花朵和切花花瓣斑部和非斑部花青素苷含量和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根据前期研究中已获得的牡丹洛阳红花瓣转录组数据,对PsCHS1、PsCHI1、PsF3H1和PsF3H1基因进行分离和序列验证.盛开的在体花朵非斑部的L*、a*和C*值高于斑部;在盛开的切花中,非斑部的L*值高于斑部,而非斑部的a*和C*值与斑部相同.随着花朵开放,在体花朵和切花斑部的
以黄叶银杏32个半同胞子代(1#~32#)共160株嫁接幼苗为主要试验材料,通过叶色测定,色素含量测定,解剖结构观察,探讨半同胞家系的叶色等级划分及黄叶银杏观赏性状的来源.半同胞家系划分为金黄、浅黄、草绿、蓝绿4个叶色等级,金黄家系(16#、19#、21#、24#)4个子代的绿化观赏潜力较大,可作进一步推广试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升高,叶绿体基粒片层少或无,基质片层疏松,嗜锇颗粒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由中国兰春剑隆昌素、春兰宋梅茎尖诱导分化并经多次继代培养的组培苗进行基因组DN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培苗在DNA水平上未发生变异,其遗传物质是稳定的,不同继代次数的样本之间具有高度的遗传一致性,继代组培苗保持了母株的遗传特性。由此可见,以茎尖为初始材料进行根状茎诱导、分化及继代培养,能保持遗传稳定性,以此方法进行中国兰快繁是可行的。
ABC1家族属于蛋白质激酶家族,其成员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因其能够抑制细胞色素b mRNA翻译的缺陷以及维持线粒体呼吸链中bc1复合体的活性而得名.进化分析表明,该家族最早起源于古细菌、细菌及真核生物分离之前的祖先激酶,随后在细菌中进化,并且随着线粒体基因进入了早期的真核生物中.在功能方面,ABC1基因主要参与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但在线粒体、叶绿体以及在不同的物种中执行的功能存在着差异.AB
以筛选适合浙江省温室栽培百合切花品种为目的,对引进百合品种的生育期、茎秆强度、花色、色泽和切花品质等性状进行综合考查,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6个的OT杂种系百合,"Zambesi"为白色品种、"Tabledance"和‘Robina’为粉色品种、"Mams-sa"为黄色品种,"Sensi"和‘Esta Bonita’为红色品种,可进一步扩大试种。中国百合切花生产发展快,但栽培品种严重单一,各地均
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品种红霸天(Lilium hybridsHongbatian)和黄天霸(Lilium hybridsMan-issa,)百合根尖进行核型分析,并对其染色体制片技术适宜的取样时间进行了探讨,发现二者根尖取样时间均以上午10:00~11:00为宜.红霸天百合染色体核型公式:2n=36=6m+24st(4SAT)+6t;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长度比值2.59,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占全
以两种德国鸢尾金娃娃、黑骑士的幼嫩花莛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消毒方法和不同激素配比对2种鸢尾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鸢尾的花莛仅花茎上苞片着生处的结节能诱导出不定芽;金娃娃外植体以75%乙醇(体积分数)浸摇3s、0.1%HgCl2(质量分数)消毒6mm污染率较低,存活率较高;黑骑士则以75%乙醇浸摇5s、0.1%HgCl2消毒8min效果较好;初代培养中,MS+2.
除虫菊(Tanacetum cinariifolium)因其能在花序中大量合成生物杀虫剂源除虫菊酯而闻名于世.为了能为分子育种手段提高除虫菊植株中除虫菊酯的含量奠定基础,本研究探索了以横向薄层组织为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与遗传转化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以茎段的横向薄层组织为外植体,在再生培养基上接种1周后能诱导不定芽的再生.最高的再生效率为平均每外植体上获得2个不定芽;最佳再生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MS添加B
以芍药品种粉玉奴的地下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取材时期对地下芽启动培养的影响,不同处理组合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并解决启动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及褐化问题.结果表明:最佳的取材时期为4月份,适宜外植体的消毒方式是去除外部鳞片后用75%酒精消毒30s,0.1%HgC12消毒2min;适宜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Ca2+加倍)+6-BA1.0mg/L+KT0.5mg/L+IAA0.5mg/L.外植体
以彩色马蹄莲品种为试材,研究施用CO2条件下,培养基中不同蔗糖浓度(0、10、15、30g·L-1)对彩色马蹄莲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CO2条件下,在无糖培养中彩色马蹄莲试管苗有一定的自养能力,但生长速度较慢;而其生根能力优于其他处理.提高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可显著提高试管苗生长状况;其中30g·L-1处理的试管苗在株高、叶长、叶幅、地上部及整株鲜干物重均优于其他处理.说明在施CO2培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