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建立国人华法林群体药动学/药效学(PPK/PD)模型。方法 收集接受华法林治疗的73例患者190个血样,PCR-RFLP法检测患者CYP2C9及VKORC1基因分型,RP-HPLC-UV法测定华法林血药浓度。 结合临床资料及263个INR监测值,应用NONMEM软件考察患者遗传、生理、病理因素及合并用药等对华法林清除率及抗凝指标的影响。
【机 构】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福州350005
【出 处】
:
福建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国人华法林群体药动学/药效学(PPK/PD)模型。方法 收集接受华法林治疗的73例患者190个血样,PCR-RFLP法检测患者CYP2C9及VKORC1基因分型,RP-HPLC-UV法测定华法林血药浓度。 结合临床资料及263个INR监测值,应用NONMEM软件考察患者遗传、生理、病理因素及合并用药等对华法林清除率及抗凝指标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收集134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抗凝初期临床药师参与抗凝管理及医师单独进行抗凝治疗对患者抗凝效果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药师随访与非随访组的患者抗凝效果比较。
目的:检测复方熊胆茵陈颗粒对SD大鼠产生的毒性作用,为其应用提供毒理学安全依据。方法:采用大鼠经口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实验,测定熊胆茵陈颗粒毒性作用。结果:复方熊胆茵陈颗粒急性经口服LD50>36g/(kg体重)。动物在3个月毒理试验期间均未见异常反应,体重正常增长。动物解剖后,各器官组织经病理检查,肉眼及组织形态学观察未见病变。结论:复方熊胆茵陈颗粒在本实验条件下毒性低微,长期给药无明显毒性。
采用微孔树脂MCI、反相C18、固相萃取柱以及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低损的现代色谱技术,从天花粉(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等波谱技术确定了其结构.
目的 探讨栝楼桂枝颗粒(GLGZ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本文采用大脑中动脉栓线阻断法制备局灶性脑缺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缺血2h后进行再灌注。采用LC-MS/MS定性分析正常大鼠及MCAO大鼠血浆、脑组织及脑脊液中GLGZG的成分。同时观察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BBB通透性变化、脑梗死体积测定和病理组织学变化。
目的:优选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水提醇沉工艺条件.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绿原酸、柴胡皂苷a.以绿原酸、柴胡皂苷a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醇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水提醇沉条件为:加1∶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 h;醇沉药液相对密度1.2 (50℃),醇沉乙醇浓度为70%,醇沉时间24 h.结论:该优选工艺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可作为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栝楼桂枝汤经大鼠灌胃给药后吸收入血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MS),色谱柱:Shimadzu Inertsil ODS-SP (460×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25℃;进样量:2 μL,质谱采用负离子模式下的一级、二级质谱全扫描对给药血清、空白血清进行
目的: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化瘀的作用。方法:小鼠连续灌胃给药5d,末次给药30 min后,用酚红法检测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作用,同时,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5d,末次给药1h后,通过测定大鼠排痰量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祛痰作用;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4d,末次药后,采用肾上腺素+冷水刺激制造急性血瘀大鼠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复方熊胆茵陈颗粒的化瘀作用。
目的 研究三叶青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应用1H-NMR、13C-NMR、MS、HR-MS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利用DPPH法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制药工艺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检索近年HPLC指纹图谱技术文献,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和结论:HPLC指纹图谱技术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能较全面反映中药制药工艺过程的质量,已成为现代中药制药工艺质控的重要方法。
目的 探讨灵芝中灵芝多糖提取物滴丸处方条件,优化最佳处方。方法 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灵芝中灵芝多糖提取物滴丸处方,以PEG6000和Poloxamer 188为联合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滴丸,并以主药的质量分数及Poloxamer 188的质量分数作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差异以及5、10、60min溶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建立考察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描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