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观察兔KOA模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浓度,探讨针刺对其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针刺组(D组),D组对患侧膝关节进行针刺治疗,穴取“犊鼻”、“后三里”,每次2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连续二个疗程,疗程间隔5天;A、B、C组不予针刺处理。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TNF-α
【机 构】
:
浙江医院,杭州,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兔KOA模型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浓度,探讨针刺对其的影响。
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针刺组(D组),D组对患侧膝关节进行针刺治疗,穴取“犊鼻”、“后三里”,每次2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连续二个疗程,疗程间隔5天;A、B、C组不予针刺处理。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IL-1β、TNF-α浓度显著下降(P<0.01)。
结论:针刺能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模型血清中异常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提示针刺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抗炎效应,从而延缓软骨的退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组穴配伍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生殖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组穴的差异性。方法:确认符合本实验要求的大鼠50只,分为青年对照组、围绝经期对照组、电针非经穴点组、电针“关元”、“三阴交”组(电针1组),电针“关元”、“三阴交”,“百会”、“风府”组(电针2组),电针刺激结束后,检测各组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β-内啡肽(β-EP)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是针灸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此疗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就以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总结。在今后还将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甲亢性突眼症的临床效应,为甲亢性突眼症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选择。方法:将52例患者(计104只眼)随机分为针药组(27例,54只眼)和西药组(25例,50只眼),针药组采用针刺结合甲巯咪唑10mg/天和优甲乐25ug/天,西药组仅予甲巯咪唑10mg/天和优甲乐25ug/天。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突眼度的改善,观察针刺加西药治疗甲亢性突眼症的临床效应。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6.3%
目的:观察指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指针治疗,对照1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2组口服奥美拉唑;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电图、B超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1组较对照2组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及对照1组胃电频率与治疗前比较
根据阿是法检出的痛性阿是穴并非经脉体系中的腧穴,应称阿是刺灸点,其实质应是经筋体系申的结筋病灶点;从经筋理论分析阿是刺灸点,其各有其固定的解剖定位,因定位确切固定就可以给予分别命名;阿是穴遵循经筋的点、线、面、体规律分布,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整体辨证选取刺灸点;阿是穴在病程中后期,因其特殊的病理转归,治疗原则是解结法;解结针具是《灵枢》提出的长针(包括保持长针基本特征的改良针具);解结法是《灵柩
中医药标准化正在逐步开展,而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针灸标准化也正按照自己的步伐稳步前进着。本文以针灸标准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古代文献为切入点,讨论了这一重要的部分在标准化过程中的从文献检索到结果分析等一系列应用过程、分析体会,以及对于所产生的困惑所进行的初步探讨和探索。以期对古代文献在标准化中所产生的作用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
背景: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用于临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大量文献报道针刺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但文献报道许多都是回顾性的,其试验结果存在主观偏差的可能性。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1997年-2008年10月发表的中、英文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标准:针刺治疗与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或各类非针刺治疗的理疗方式对照。以针刺治疗为基础加其他治疗
目的:观察火针和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共收入患者60例,其中脱落6例,实际完成54例。火针组27例,温针组27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别进行活动疼痛(VAS记分)、15米行走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3项指标的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卡方检验和t检验均具有可比性(P>0.05)。1.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活动疼痛(VAS)、15米行走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症状及血脂水平的临床观察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单复数法将40例患者分为隔药饼灸治疗组和隔姜灸对照组。结果:隔药饼灸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有改善作用,特别是在改善潮热汗出、失眠、情绪波动、眩晕、头痛上隔药饼灸比隔姜灸疗效要好(P<0.05)。隔药饼灸对于改善TC(P<0.01)、TG、LDL-c,Apo-B(P<0.05)有明显疗效,有改善血脂的作用;但对提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的穴位对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探讨经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以直径为1厘米装有导电膏的圆盘形表面电极放置于眼眶下缘皮肤表面(ERG),或放置于正中线右旁开5cm耳上5cm的枕部皮肤表面(VEP),用胶布固定。参考电极放置在同侧耳垂。视觉刺激的闪光频率1次/秒,光源与眼距离50厘米。记录过程中受试者仰卧观察床上,室内保持恒定的弱光背景,非测试眼球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