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常见出血及对策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暨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专家委员会2010年北京神经外科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常见出血的部位以及处理措施.资料和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853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相关出血性并发症.按照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常规手术步骤,依据解剖部位分别分析:鼻蝶部、鞍内、鞍旁、鞍上和远隔部位相关出血,并探讨相关对策.结果:出血性并发症9例.鼻蝶出血3例;鞍内出血4例;鞍上出血1例,远隔部位出血l例.死亡率为0.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熟悉局部解剖和肿瘤特点,提高诊疗经验和手术技巧,是可以减少经鼻蝶垂体瘤手术出血性并发症的.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5例在近、远端双重保护装置下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手术方法以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本组5例造影确诊颈动脉或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的病例,使用近端+远端双重保护装置,经股动脉穿刺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结果:5例手术中除1例操作失败未能完成外,其余4例均获成功,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随访1~3个月,未出现脑缺血表现.结论:对某些特殊颈动脉狭窄病变,在颈动脉支架植入
目的:探索和总结47例三种类型的智障伴有癫痫患者的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的手术方式和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11月-2008年7月,共收治47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癫痫患者。平均年龄16+3.7岁,病程平均15+4.2年。其中磁共振未见脑结构异常、以癫痫发作为主(>7次/月)的21例(Ⅰ组);头皮脑电图定位后确定、磁共振脑内有明显结构异常为癫痫灶,临床表现为精神障碍为主的13例(Ⅱ组);磁共振未见脑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术对脑瘫患儿脑血流及脑电图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4例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术的手足徐动型脑瘫及扭转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年术前及术后1周、半年分别行电脑声像超声血管血流检查及清醒期安静状态下的头皮脑电图检测.脑血流数据运用自身对照的t检验.EEG由脑电图医师读图,比较手术前后差异.结果:14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期平均10-15月.手术前后脑电图改变的病人
目的:脑内致癫痫病灶-海绵状血管瘤术中的精确定位和病灶完全切除,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探讨立体定向开放微创显微手术,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脑内致痫小病灶的手术方法.方法:16例顽固性癫痫病例,MRI检查有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直径在0.5~3.0cm),24h视频脑电图定位诊断与MRI一致.ASA602S型立体定向仪CT引导辅助全麻小骨窗开颅,导针穿刺放置硅胶导管引导,显微镜下手术分离、切除病灶,术中皮层
随着脑立体定向技术、神经电生理、微电极技术的发展,神经电刺激术被成功的应用于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上,这使得进一步激励人们探索其在治疗癫痫中的应用价值。神经电刺激术治疗癫痫经过许多年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法。将来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发现不同或相同有效的刺激核团、刺激前后脑电图变化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另外在癫痫灶的定位诊断中,一些癫痫中心利用体外电刺激的方法定侧定位
目的:探索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与影像诊断均符合腰椎管狭窄的病人行腰椎半椎板切除椎管扩容手术治疗.术中磨除半侧椎板及椎弓根骨质增生,缓解侧隐窝神经压迫,潜行磨除对侧椎弓内板.在解除神经根压迫、椎管扩容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椎管骨缺损,以保持椎管稳定性,减少术后复发.本组病人术后5-7天开始下床活动.合并有颈椎管狭窄的患者可同时行颈椎管后入路减压手术.结果:42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中症状完全消失3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解剖切除术前后发作间期与发作期的脑电图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结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行大脑半球解剖切除术的30例患者,结合临床病史资料、脑磁共振成像(MRI)和PET对其发作间期、发作期的脑电图(EEG)以及大脑半球切除术后半年复查的EEG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论:EEG对大脑半球病变患者手术前定位诊断及预后判断都有一定的价值,但分析大脑半球病变患者头皮EEG时
目的:研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手术疗效,为未破裂颅内动脉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135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临床、影像及手术资料,并进行出院后随访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论:本组采用翼点微骨孔入路,患者无死亡病例,术后后致残率为1.48%,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脑组织的干扰及术中出血,减低术后癫痫、面瘫等并发症;术中荧光造影
目的:研究在脑积水病理状态下患者三脑室底部的形态特征并评估其对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ETV)术操作过程的影响.方法:对178例脑积水患者行ETV术,通过观察手术录像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三脑室底的形态特征,并进行总结归类.分析其对造瘘过程的影响及相关的手术技巧.结果:从宽度,厚度,角度,位置及解剖结构清晰度等五个方面来研究三脑室底的形态特征.结论:脑积水患者三脑室底解剖形态变异很大,一些特征如三脑室底稠
目的:描述核素脑池显像的影像特征,讨论其对脑积水患者脑脊液循环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74例经CT或MRI证实脑室系统扩大的脑积水患者,行核素脑池显像.将这些患者分为14岁以下的儿童组(36例)和14岁以上的成人组(38例).结果:74例脑积水患者经核素脑室显像诊断为交通性脑积水38例(儿童组21例,成人组17例),非交通性脑积水36例(儿童组15例,成人组21例).14例儿童和9例成人交通性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