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光伏电站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中国光伏大会暨2014中国国际光伏展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q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实地调研我国已建或在建的部分山地光伏电站,分析总结了山地光伏电站的特点及设计建设难点.建立数学模型对组件串联数、阵列间距、设备布置等进行优化设计,结合工程地质和环境条件,对组件和电气设备选择、光伏方阵支架和基础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今后设计建设高质量山地光伏电站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采用自行研制的机械搅拌装置,制备了适合流变成形的低固相率半固态ZL114A铝合金浆料,研究了不同搅拌初始温度、搅拌速度、搅拌终止温度对半固态ZL114A铝合金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拌初始温度在640~650℃、搅拌速度在600r/min、搅拌终止温度在605~610℃时,可制备出晶粒细小(74μm)、形貌圆整(圆整度为0.86)且分布均匀的ZL114A合金半固态组织.
选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对典型的稀土镁合金WE43进行管材热挤压工艺试验研究,得出了一套可行的 管材挤压成形工艺:挤压锭加热温度为450℃,模具预热温度为430℃,挤压速度为2mm/s,极限挤压比 在70~98之间,润滑剂采用高温石墨油.对不同挤压比下材料的组织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比的增加,管材组织更加均匀,晶粒尺寸得到细化;增大挤压比还可以提高WE43镁合金管材的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
每个熔模铸造厂家,从模壳出炉到浇注,都有一个等待浇注的时间.这段等待浇注的时间由于模壳的热辐射将会影响到模壳温度,模壳温度会影响到铸件温度场及凝固过程.从而对铸件缺陷的位置产生影响。然而用户定义的模壳初始温度是一个恒定的温度.
针对熔模铸造中模壳的随型生长过程,提出了一种处理不规则铸型边界的方法,并以瞬态傅里叶导热微分方程为基础,自主开发了基于有限元法(FEM)的熔模铸造温度场数值模拟软件,并阐述了潜热以及集中热容处理等关键技术.通过一个复杂熔模缸体铸件铸造过程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并与ProCAST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模拟结果基本相近,凝固过程温度场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113%,验证了所开发的温度场程序的正确性和
大型落砂机是铸造车间的一个典型的污染源.为了研究大型落砂机半密闭罩的污染物控制效果, 对某铸造厂大型落砂机气流组织进行了现场实测,并通过数值试验的方法,对落砂机半密闭罩的运行工况 进行了分析.根据对数值试验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了实测数据与数值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提出了落砂机除尘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落砂机半密闭罩的设计、提高排风罩污染物控制效果提供参考和依据.
概述了钒渣钙化焙烧-硫酸浸出工艺的创新意义及控制环节,系统探索了除磷剂X加入量、酸浸液pH、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磷去除率和钒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磷剂X除磷实践可行,在除磷剂加入量为10g、酸浸液pH=2.25、反应温度为60℃和反应时间为25min的较优条件下,钒渣钙化焙烧硫酸浸出液中的磷浓度从0.13g/L降低至0.04g/L,满足后续沉钒工艺要求;钒浓度从24.63g/L小幅下降为24.
对提钒尾渣中钒、铬氧化物碳热还原热力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钒氧化物的还原顺序为:V2O5→VO2→V2O3→VO→VC→[V],铬氧化物的还原顺序为:CrO3→CrO2→Cr2O3→Cr4C→[Cr].采用50KVA电弧炉进行提钒尾渣含碳球团进行熔融还原,考察了配煤比和碱度对钒铬在渣铁间的分配比和铁、钒、铬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配煤比的增加,钒、铬在渣铁间分配比增加,铁、钒、铬的回收
在Glee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高Ti微合金化热轧钢板在不同加热温度、变形温度、冷却速度和卷取温度下的热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加热温度和轧制工艺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工业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1230~1260℃加热以保证Ti完全固溶,终轧温度控制在870~900℃从而控制形变诱导相变析出量和变形奥氏体的回复、再结晶,再以15~30℃/s冷却速度冷却至620±20℃
以攀钢资源综合利用中试线为代表的钒钛磁铁矿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通过持续的试验研究和优化改进,较好的解决了转底炉直接还原控制、低碳高硅铁水制取钒渣、高硅钒渣制取V2O5、高杂含钛炉渣制取钛白粉等为代表的诸多技术难题.该工艺技术上总体可行,可有效实现钒钛矿的有效分离和综合利用,铁、钒、钛的全流程回收率可达到89%、45%和72%.该工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电炉耐材寿命不高、热能回收利用低下等还需深入研
本文主要报道了几种户外运行了多年的光伏组件衰减率的研究结果,这些组件均来自国际知名光伏公司,主要包括1982年Solarex生产的多晶硅电池组件、1987年BP Solar生产的单晶硅组件、1996年Siemens Solar生产的单晶硅组件及2010年Kyocera生产的单晶硅组件.文中对组件在不同时间的衰减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四种组件的衰减率分别为0.18%/y+0.22%/y,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