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为更好地明确心理服务人员在运动员竞技实践中的地位同时提高其服务效果,本研究围绕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工具的开发、"亲情效应"的特点及其与运动员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应激反应、认知和评价等进行探讨,旨在全面客观分析亲属及重要他人对运动员竞技实践产生的影响,深入了解不同维度运动员亲情效应的产生机制,结合民族心理和文化特征充分认识"亲情效应"对运动员的参赛心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其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的关系,为运动员大赛心理调控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1)被试访谈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20名中国运动员及其亲友(其中运动员父母10名,兄弟姐妹6人,配偶4名)为访谈对象。主要探讨父母、兄弟姐妹和配偶等在运动员参赛期间表现出来的亲情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可能产生的效果或作用。初测被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2012年全国农民运动会的150名中国运动员为初始测试被试,涉及乒乓球、游泳、举重和田径等项目。回收有效问卷129份,有效率86.0%,其中男运动员93名,女运动员36名,平均年龄21.4±5.3岁。正式被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2012年全国农民运动会和2012年乒乓球全国锦标赛的350名中国运动员为正式测试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307份,有效率87.7%。(2)方法与步骤为初步确认运动员亲情效应的内容,编写《中国运动员亲情行为访谈提纲》,包括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运动员主要参赛经历、运动员在近三次比赛中所感知到的亲情行为(家庭经济和家庭成员结构、每次比赛中的次数、方式、目的和对行为结果的评价)。随后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收集研究资料,访谈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下进行,访谈时间约为每人次在60 min。访谈过程使用索尼ICD-UX523F(4GB)进行记录,并对其进行转录、分析和归类编码,将不符合亲情标准、难以归类的以及出现频次极少的单元删除,将代表同一概念的分析单元归于同一类别之下。最后再次将访谈资料编码结果反馈给访谈对象,征求访谈对象的意见,询问该结果是否能在很大程度反映编码资料的内容。结合BEI结果,编制《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预测问卷),问卷共计17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由"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到5分。正式测试的工具包括三部分:自编的《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正式问卷)、《中国运动员应激应对量表》、《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所有测试均由1名运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完成,测试得到了各项目教练员的全力支持,所有运动员被试均自愿参加本次测试。并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Amos 20.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转录、编码和分析,得出了17条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的参考指标。对《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预测问卷)收集的129份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运动员亲情效应预测问卷17个题目的总相关系数介于0.516到0.822之间(P<0.001)。(2)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3个因子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69.84%,保留因子载荷均大于0.45的13个条目,并根据条目内容将3个因子分为命名为"情感支持效应"、"指导和控制效应"和"负性反馈效应",ɑ系数分别为0.91、0.84和0.86,总体ɑ系数为0.91,模型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3)男、女运动员在"亲情效应"的3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相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运动员在情感支持效应、指导和控制效应上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不同运动年限运动员在情感支持效应和负性反馈效应上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情感支持效应和负性反馈效应上的得分差异显著。(4)运动员"亲情效应"各维度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部分相关,控制年龄、性别、运动年限和运动项目等人口学变量后,情感支持效应对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各维度的预测力均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指导和控制效应对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各维度的预测力在0.01或0.05水平上达到显著;负性反馈效应对回避应对的预测力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研究结论:(1)《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评价问卷》分为情感支持效应、指导和控制效应、负性反馈效应3个维度,共计13个条目,可供新时期评价亲情行为对运动员产生的效应所使用;(2)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具有典型的人口学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受运动员年龄、性别、家庭社会地位、运动年限和运动项目的影响;(3)中国运动员"亲情效应"与其训练比赛满意度和应激应对之间存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