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忆回族医家赵炳南先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赵炳南学术思想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炳南先生(1899-1984),是全国著名的皮外科专家,从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皮外科治疗的独特风格。一生勤奋好学,诲人不倦,为中医学发扬光大作出了贡献。笔者就赵氏生平、学术思想、医德以及对党和人民的贡献作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笔者对如何学习中医的几点体会,笔者过去呼吁,并且今后也继续呼吁从事临床的同志和从事理论研究的同志要团结起来,中医和西医、西医学习中医的同志也要团结起来,中医、
本文以“学术流派是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和保持中医特色的重要基础”为主旨,从梳理学术流派的概念入手,分析古代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并采取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典型流
仓夷,原名郑怡进,1921年生于新加坡一个华侨工人家庭,祖籍福建福清县渔溪乡石竹村。仓夷从小喜欢读书,先人新加坡光洋小学,后进入华侨中学。因家境贫寒,一面读书,一面给一家
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发掘祖国医学宝库的过程中,在中医要积极主动,不能等闲视之,只有认真总结经验才能有所前进。
我有个小助理,这是我自有助理以来,最让我得意的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巧妮是山东姑娘,大高个儿,大长腿,长头发,栗色皮肤,经常上半身森林系,下半身麦姐范儿,裙子能多短就多短,
癣(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而常见的皮肤病,本院自1956年10月至1957年12月门诊较系统观查103例,经中医疗法,加以分析总结,指出临床观察有效率95.4[%],其中燻油电幅热疗法有效
1999年 8月 14日 ,四川省德阳市发生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早晨六时许开始 ,首先发现疑似中毒的德阳市二医院收治急性胃肠炎患者 10余人 ,以后在市医院、市五
足癣,中医称之为“臭田螺”,“田螺疱。”是好发于趾缝,足趾和足跟的皮肤癣菌感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科于2009年6月应用中药赵炳南传统中药方剂“清热除湿汤”加
马上就要退伍了,张德军心里很矛盾。这些天,张德军总习惯一个人默默坐在海边,看着未满两岁的女儿的照片,一发呆就是半个小时。面对走与留,他没有答案。在天平的两端,一端是他
这次对赵炳南老先生的中医界集体拜师大会是第一次由北京市卫生系统主办的,是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的第一次,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本文在此对赵炳南老先生的生平进行了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