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浦城县临江方言的音韵特点
【机 构】
:
日本爱媛大学
【出 处】
:
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日期】
:
2011年10期
其他文献
本文考察了湖南方言古阴声韵、入声韵字今读鼻尾或鼻化现象,考察的字的范围超出张文,因为湖南方言中也存在古入声韵字今读鼻尾或鼻化现象。根据现有的调查,中古阴声韵、入声韵字今读鼻尾或鼻化现象在湖南方言中分布较广,多见于湘语和赣语,有不少是成片分布的。
本文着重就中古声调系统与《六音字典》“六音”、现代政和方言声调系统进行历史比较研究的。发现《广韵》四声与明代中叶闽北政和方言韵书《六音字典》的“六音”、现代政和方言声调系统基本上是对应的,但也有许多不符合语音发展规律之处,这是由于政和方言与周边方言接触,引起不同方言的渗透与融合而导致声调的变异的。
文章阐述了阶曲线理论的原理,介绍了同源关系与接触关系的概念。根据还原理论假设,分析斯瓦德什200基本概念在北京(官话)、广州(粤语)、苏州(吴语)、梅县(客家话)、厦门(闽语)五个方言点的数据,画出各自阶曲线关系图。经过“还原”,指出五方言在早期的亲疏关系与现代的不同,其中差异正反映接触的结果。
本文从音位学原理中的对立原则对传统声调分析方法得出的汉语方言声调格局重新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论证,认为被当做独立声调的有塞音韵尾条件的所谓“入声”,没有音位对立性,其实是声调音位的变体,不应该把韵母的特点和声调的特点混淆起来分析。得出汉语方言最多7个声调;广州话应该是6个声调;上海话和太原话应该是3个声调的结论。
本文先从上海话特有量词、量词的使用范围与量词重叠三个方面,并结合跟普通话量词用法的比较来考察上海话量词的一些特殊用法,上海话量词的功能扩张大致经历了从计量功能到非计量功能的变化过程,其中计量功能又有从不定指功能到定指功能的变化过程,而且定指功能和量词作定语标记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所以上海话量词功能的扩张途径从历时平面看,这个变化过程是一个量词不断虚化的过程;从共时平面看,这种功能扩张途径是一个主
1901年,摩伦多夫(P.G.Von M(o)llendorff 1848-1901)出版了宁波方言英文专著《宁波方言的字音》(The Ningpo Syllabary).该书卷末附有一个radical index(偏旁笔画索引字表),表中收汉字4000左右,每字后用罗马字记录宁波、绍兴、台州三个方言的读音.据作者自序,台州字音部分由当地传教士E.Thomson先生提供.丁锋(2005)和王福堂(
苏州方言的连读变调模式是早为学界熟知的连调现象.但具体到人名的连调组合模式这个小课题,还没有很好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比各种人名组合的连调模式后发现:1、人名连调域的组合与人名本身结构没有必然联系;2、两音节人名无论快读还是慢读,都必须合成一个连调域;2、非入声首音节的三音节人名,无论单姓双名还是复姓单名,其连调组合模式总是2+1式;3、三音节人名最后一个音节虽然单独构成连调域,但其有可能发生变调.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