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来抗血管生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临床不乏有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但大多有效药物在抑制血管生成的同时带来了不可抵抗的副作用,如出血/凝血异常,加剧心血管疾病,影响成年妇女卵泡发育、正常的月经周期等,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鉴于大多天然药物毒副作用小,本文从临床有效方药中拆方筛选出有效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药物半枝莲,初步探讨了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理.
【机 构】
:
扬州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扬州,225001
【出 处】
:
第三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抗血管生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临床不乏有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但大多有效药物在抑制血管生成的同时带来了不可抵抗的副作用,如出血/凝血异常,加剧心血管疾病,影响成年妇女卵泡发育、正常的月经周期等,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鉴于大多天然药物毒副作用小,本文从临床有效方药中拆方筛选出有效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药物半枝莲,初步探讨了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理.
其他文献
在免疫反应中,趋化因子通过激活和趋化白细胞的运动来诱导免疫反应,是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监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成员.在过去几十年中,趋化因子并没有引起神经生物学家的重视,直到发现趋化因子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引起的痴呆有密切关系之后,人们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有关趋化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和功能的研究仅在最近几年报道较多,人们逐渐认为神经系统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
麻风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外周神经疾患的最常见因素之一.麻风分枝杆菌是其致病菌.麻风分枝杆菌侵犯外周神经系统,引起外周神经功能障碍,从而致畸致残.麻风分枝杆菌偏好侵犯神经细胞,尤其是施万细胞.研究麻风分枝杆菌-施万细胞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其致病机理,为免疫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细菌编码的纤粘蛋白结合蛋白为入侵施万细胞所需.
SDCN是骶髓内重要的神经核团,作为盆内脏感觉二级神经元所在地,不仅与排尿反射的传入通路有关,而且是内脏痛传入通路与躯体初级传入通路的汇聚区.后者可能是躯体传入的非痛信号对内脏传入的痛信号进行整合的结构基础.但搞清外周痛信号传入的通路,还只是提出解决问题的线索,如何深入进行探索镇痛机制的实质,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与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不同,正常条件下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后神经纤维很难发生自主再生修复.局部微量注射所需因子是经常被采用的方式之一.基因治疗作为一种较新的治疗手段,则克服了传统的注射给药的缺点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基因治疗是利用某种载体把目的基因导入损伤部位细胞中,通过基因的表达产物,来改
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是一个非常广的概念,中枢或外周神经损伤均可导致神经病理性痛,不同类型的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病机理往往有很大差异,本文不对每一种神经病理性痛一一涉猎,而将重点集中在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痛上,以期望通过这一窗口窥探疼痛的奥秘.本文按下面三个主题分别进行论述:异位放电的特点、异位放电产生的可能分子机制和异位放电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关系.
慢性疼痛,尤其是神经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而且难以治疗的疾病之一.NMDA受体拮抗剂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慢性疼痛症状,但是同时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作用强,副作用小的治疗慢性疼痛药物.近年来实验研究显示,一组膜联鸟苷酸激酶(Membrane-Associated Guanylate Kinase,MAGUK)样蛋白质家簇,不仅在神经元突触与NMDA受体相结合,而且组装神经
本文首先介绍了寻常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接着论述了其病的治疗方法,并指出了中西结合治疗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最后对中西结合治疗的疗效进行了分析。
本实验通过观察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6与正常老化小鼠SAMR1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及其增龄性变化,运用中医"肾主骨"理论,观察针刺"肾俞"穴对SAMP6小鼠骨形态学的影响,试图推测其可能机理.
本文根据中医肾生髓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方药益髓生血颗粒在广西β-地贫高发区治疗共92例,取得了肯定的临床疗效;并对中药治疗β-地贫进行了大样本的基因分析和疗效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
白三烯(Leukotriene,LT)是哮喘发病中的重要介质,不仅能地接收缩气道平滑肌,参与气道炎症反应,而且还是气道重塑的主要介质.抗白三烯药物能阻断白三烯的各种生物作用,而发挥控制哮喘的效果.本文对4种地龙蛋白提取物样品进行白三烯D4(LTD4)竞争性拮抗试验.目的是观察乙酰半胱氨酸白三烯1受体(CyLT1R)激动药LTD4(leukotrieneD4)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以及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