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百合病

来源 :中国·天津第五届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国际针灸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合病是中医古代病名之一,此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一书,历代医家对此病进行了不少研究,为了深化对百合病的认识,以利于提高对此病的辨证论治水平,有必要对古人的有关认识,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和认真的分析,笔者查阅了历代文献的有关内容,对古人有关百合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将历代医家对百合病的认识归纳陈述。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探讨张锡纯论治气失升降的经验。发现张锡纯先生在论大气下陷、元气虚脱与冲气上逆等方面,确实发前人之所未发,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系统理论,其所创方剂及推崇药物至今仍被众多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张锡纯论气,极为重视大气、元气与冲气。其特别关注大气下陷及元气虚脱的问题,在前人所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立方遣药,对于冲气上逆,张锡纯则重点从肝、胃、肺失调以探讨其病机,并立敛冲、镇冲、降胃、平肝、纳气
本文讲述的是我们如何在英国进行互补医学和西医的结合发展,特别提及的是中医学和针灸学这两方面。首先,本文简要对互补医学概念所含盖的治疗形式分类,它们在英国的运用,现行制度,以及结合医学的地位进行了描述,文章的第二部分阐述的是在发展针灸研究论述体系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文章结尾呼吁保护并完善中医在英国的发展。
“助用焦苦”出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1条:“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又说:“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再用之。”可见这个治法是针对肝虚证而言的。其中“助用焦苦”一句较难理解,笔者认为,对文中“助用焦苦”的诠解,当参以注家观点,原文前后相应,医理与临床结合,方可得出恰当的结论。
“证”是特殊的中医术语,对证的认识大致有3类:1)证据说,认为证是证据、现象。2)证候或证候群说。3)综合概括说,证是对疾病现象本质的概括,包括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等。这些观点,可归为两类:一类是证据、证候群,是表现,是现象;另一类是总的评定,即“综合概括”。本文对其进行介绍。
徐大椿(公元1693-1771年),曾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因乾隆二十五年钦召称字。即以灵胎作名。清代江苏吴江县松陵镇人。 《兰台轨范》撰于1764年。徐灵胎有感于当时不少医者“惟记通治之方数首,药名数十种,以治万病。全不知病之各有定名,方之各有法度,药之各有专名。中无定见,随心所意,姑且一试,动辄误人”。于是著《兰台轨范》一书,“使学者有所持循,不致仿徨无措”。本文介绍了徐灵胎之《兰台轨
《内经》是中国古老的经典医学著作,它在论述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同时,也记载了许多眼病、眼部证候及机制、治疗,其理论阐述散见于各篇,其丰富的内容反映出2 000多年前中医学的认识水平,是中医眼科理论之源,对当今中医眼科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仍有指导意义。本文现将其进行整理分述。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新模式的提出,为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开展防病治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开辟了新天地,并将出现与此相适应的新学科、新理论,从而大大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传统文化,从上古一直传承至今,延续5 000年,强调“形神合一”及“心身合一”,认为人体的整体性除了生理活动的统一,还包括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协调,那时人们就已意识到
中医基础理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逐渐从《内经》等古典医籍演绎而来的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课程。作为入门课对于初涉中医学的青年学子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难以突破“先人为主”的思维定式,所以中基课程的学习毫不夸张地讲会影响到新生代中医师的一生。中基课程的重点在于对中医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阐述与剖析。要求概念阐述正确无误,简洁恰当,层次清晰,符合逻辑。从近年来出版的中基教材来看,大多符合这些条件。但也不可
祝由是古时人们用以祛除疾病的一种方法,随着医学的发展,其科学性也受到了质疑,甚至一度被当作装神弄鬼的欺人之术而妄加否定。笔者据古籍、文献研究来分析讨论祝由,从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其有整体的、科学的认识。
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中医称之为“整体观念”。本文对状态医学的分类、病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