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MDD)具有高发病及高复发的特点,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晰,而对于青少年患者的研究远滞后于对成人的研究,又由于青少年尚处于神经系统发育完善阶段,青少年MDD的发生可能与青少年异常的大脑发育轨迹有关,这使得我们更有必要探索青少年MDD的大脑异常,提高我们对抑郁发病机制的理解以及援助有效治疗措施的发展。以往在MDD的研究中较一致的认为MDD患者存在额叶-边缘系统环路结构和功能异常,其中前额叶和海马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将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比较首发未用药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与正常青少年前额叶-海马静息态下功能连接和解剖连接的差异,同时分析功能连接和解剖连接的相关性,探讨主少年重性抑郁障碍发病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纳入符合儿童青少年KSADS-PL诊断标准的13-17岁青少年MDD患者26例(患者组),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健康青少年3 1例(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行一般临床信息采集以及静息态脑fMRI和DTI扫描。以双侧海马为种子点,以前额叶为模板,应用DPARSF软件对fMRI数据进行后处理得到功能连接相关系数,应用PANDA软件的基于白质地图的DTI分析方法得到穹窿的FA值和MD值,应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功能连接和解剖连接的组间差异,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功能连接和DTI两种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1)患者组双侧海马与前额叶功能连接改变显著的区域为双侧眶额叶皮质(BA 47)、双侧腹侧前额叶皮质(BA 10川/45)、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BA 46)(P<0.05,AlphaSim校正)。(2)患者组穹窿的FA值显著降低、MD值显著升高(P<0.025,Bonferroni校正)。(3)对照组双侧海马-左侧眶额叶皮质、左侧腹侧前额叶、左侧背外侧前额叶(B A47/10/11/46)的功能连接强度分别与穹窿的FA值呈负相关(r=-0.5 12,P=0.009)、与MD值呈正相关(r=0.408,P=0.043)。结论(1)在静息状态下,首发未用药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双侧海马与前额叶的功能连接存在异常,支持MDD患者前额叶-边缘系统环路功能失调假说。(2)青少年MDD患者穹窿的DTI参数异常说明了患者海马-前额叶环路的解剖连接受损,这可能为青少年MDD发病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之一。(3)静息态下海马与前额叶某些区域的功能连接改变和穹窿白质纤维完整性受损的同时出现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提示功能连接与解剖连接之间存在密切关系。(4)联合运用多种成像方法可能为理解前额叶-海马环路在青少年MDD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