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不典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法医学分析

来源 :中国法医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k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一例不典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案例资料,通过现场勘查与尸体检验,对死者的死亡原因及死亡过程进行推断。本案中,在通过病理检验、毒物分析排除了猝死及中毒死后才考虑到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可能。通过对这一不典型的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的分析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与同行共勉:(1)遇到不典型的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时,不要先人为主,得出一个片面的、也许不正确的答案,要全面分析各种损伤及尸体征象,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2)实验室检验,要收集、建立最新的资料库,以免遗漏重要信息,影响案件的侦破。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例争吵两天后心脏破裂死亡的案例资料。本例死者尸检全身未发现明显外伤,冠状动脉有严重粥样硬化,左、右心室均有点片状陈旧性梗死病变,左心室后壁有一2.3cm长的破裂口,与心室贯通,说明其患有重症冠心病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因此,法医认定争吵只是作为诱因致其情绪激动,促进或加速了心脏破裂。这种案例和通常的损伤与疾病关系的案例是不同的,因为他没有被打受伤,不属于损伤与疾病关系案例的范围。
本文介绍了一例幼儿支气管肺炎猝死的案例资料,通过法医学鉴定,认为本例死者在生前出现发热、抽搐的症状,个体诊所医生用药并没有问题。经尸体检验,其体表未见外伤,尸检及病理切片检查在双肺表面及叶间裂见散在点片状出血斑支气管肺炎和心肌炎等病变,但由于心肌炎病变明显较肺炎为轻,很可能系支气管肺炎的继发病变,故其死因应是由于急性支气管肺炎引起的猝死。
本文介绍了一例抱夹颈部致猝死的案例资料,法医通过尸体检查,认为本例急死原因主要是由于颈部被抱夹后,颈动脉窦受刺激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致反射性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本例死者根据其死亡原因及特点,确定为神经源性休克死,但应注意与脑震荡、脑干震荡、心脏震荡、心肌梗死、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等相鉴别,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科学正确的鉴定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例颈部注射毒品致死案的案情简要。法医指出通过本例死者肘部及颈部见针孔样损伤,结合尸体检验的心血毒化结果,可认定系海洛因中毒死亡。
本文介绍了两例投毒案的案例资料,通过法医学分析,指出投毒案应在技术上注意毒物的来源及物证的提取,在侦查方面应做好调查对象、方法的选择,并注意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确定犯罪嫌疑人。最后与现场相互印证,做到技术与侦查完美结合,才能把案件办好。
作案动机一般被界定为犯罪行为人作案的目的,即驱使犯罪行为人前来作案的初始动因。作案动机问题是杀人案件法医现场分析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根据初始动因中侵害目标的不同,法医通常将杀人案件的作案动机划分为谋人、谋财、谋性和动机不明四大类。作案动机分析是命案现场分析中最难的问题之一,经常会使我们陷入两难的局面。本文试图通过对作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控制行为及其与作案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作案动机分析的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所导致的危害有目共睹,然而政府三令五申出台的"减负令"的落实效果却不尽人意。面对这一顽疾,从历史和现实出发,剖析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供需困境,具有追本溯源的价值。受制于"高中心"逻辑下义务教育价值缺失、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与差异以及政府与学校利益逻辑下的供给失灵的影响,要化解学生减负背后的供需错配、结构失衡等困境,需要政府从供需两侧双管齐下标本兼治,以教育评价倒逼教
笔者从本单位2005~2007年间鉴定的873例临床法医学检案中,挑选出31例颅骨骨折的临床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涉及头部损伤的案件中,应认真、完整地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资料检查,以便准确鉴别颅骨骨折的类型、并发症和继发病,这对临床法医学损伤程度的评定、致伤工具的认定及损伤预后的判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从本单位近三年的873例临床法医学检案中,挑选出39例眶壁骨折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眼部受钝性外伤时,特别是眼外伤后眶部疼痛持续者,在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应将眼CT检查作为常规的检查方式,以防眶壁骨折的漏诊。对眼部软组织挫伤征象不明显而检出眶骨骨折的病例,要明确患者的外伤史,还应注意陈旧性和新鲜性骨折的区别,以防作出错误的鉴定结论。
自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西藏自治区政法各单位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积极促进第一批、第二批教育整顿有机衔接,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