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治疗猫叫综合征一例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浮针医学大会、第五届浮针医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猫叫综合征属因第五对染色体短臂缺失,导致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目前没有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仅是对症处理.前段时间浮针四段于波治疗一例,发现浮针对该患儿的发育迟缓有作用,生长发育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常见,其病因通常被这么表述: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浮针安全、速效、绿色,实属难得.但是最近,在临床中发现有很多初学者提出浮针治疗后患者有不适反应,这样对于他们对于浮针医学的学习、运用和宣传带来了误解和瓶颈.经综合分析,认为主要有治疗因素和患者本身因素所致,现讨论于后,请同道分享和借鉴.
这篇文章在论述浮针的历史后,简要描述了浮针和传统针灸的不同之处,感谢健康报的发布,能让更多人了解浮针,感谢!文章从三方面简单比较了浮针和传统针灸的不同即针具不同、操作不同、理论基础不同。
目的:在这个研究中,假设双向捻转引起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骨架的重塑,细胞骨架重塑和以前研究中证明的单向捻转引起的细胞骨架重塑是相似的.方法:18个大鼠的皮下组织标本被随机的分配到不同的捻转针刺组中,在体外捻转30分钟,捻转幅度是180°-270°,随后固定组织标本,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并且测量成纤维细胞体的横截面面积.结果:正如在单向捻转中一样,双向捻转中成纤维细胞发生广泛的细胞扩散,并且形成板状伪
在操作针灸针时会导致一种力学变化,即起针阻力增加,需要用力才可以从组织取出针体,这种现象称之为"滞针"(needle grasp,通常患者自觉针下出现酸、麻、胀、重等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的感觉,医者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本研究探讨结缔织的盘绕是滞针的主要原因,而不是肌肉组织的收缩.实验步骤为比较针灸针未刺入肌肉组织与剌入肌肉组织的起针阻力大小;在大鼠麻醉状
我们用不同的百分数含混地表达了不同治愈率的状况,试图用直观简单的语言告诉学生和病人:我们医生要不断努力,提高治愈率,止于至善;我们医生和病人也要勇敢面对现实,诚实面对无奈.世界本不完美,可我们依旧要努力.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这是一个叫特鲁多的美国医生的墓志铭,中文翻译: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说到底,颈椎病就是姿势病.职业习惯,不良姿势的日积月累,终有一天量变到质变,出现的颈肩背部疼痛,僵硬,功能受限,或伴手麻,头晕等不适症状,概括出来称之为:颈椎病.勿需细究颈椎病的临床分型,也勿过分迷信影像学检查结果.那么要如何在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呢?因为这一切都是肌肉惹的祸,颈椎病症状的出现,是由于肌肉的僵硬,缩短,痉挛所致,就统统称之为肌肉相关性颈椎病.临床治疗可以从症状分析入手,找出相关患肌,患
浮针医学是浮针他爹-符仲华博士1996年发明的针刺疗法,该疗法绿色安全、无副作用、立竿见影、远期效果显著,并且逐渐从一种疗法发展为一种医学科学理论.每一种疗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是怎么样取长补短是每个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难题,尤其是每一种疗法,都服务的对象是临床,疗效才是硬道理.有了即时效应,不代表有远期疗效.浮针医学对于远期疗效的把握主要展现在以下几方面:正确认识疾病的病因病理,做出明确的诊断,排他
临床错综复杂的症状,如何分析找出主要问题所在?这需要夯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触摸技巧,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斜角肌触发点致病,或者任何肌肉的触发点致病,症状不外乎相关肌肉的功能,及其所毗邻的其他组织器官,例如:神经,血管,脏器等。斜角肌触发点之所以致病如此错综复杂,与它的功能及所毗邻的组织有很大关系:臂丛神经、锁骨上动脉、静脉、淋巴等与前中斜角肌紧密相邻;后斜角肌与斜方肌上部、肩脚提肌亲密接触。所以当
笔者治疗的一个严重腰腿痛,经过浮针治疗,日趋好转,治疗过程中突然加重,到底为什么呢?通过病例分析得出,治疗后医嘱执行非常重要,病痛的康复是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