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条件下-(CH)NH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41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 :第二届海内外中华青年学者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HOUSH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室温条件下,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前驱体,使有机官能团-CH<,2>CH<,2>CH<,2>NH<,2>修饰了硅铝介孔分子筛MCM-41(Si/Al=35),制备了无机-有机复合材料MCM-(CH<,2>)<,3>NH<,2>.并通过XRD,DTA-TGA,FTIR,N<,2>吸附-脱附对复合材料MCM-(CH<,2>)<,3>NH<,2>进行了表征.
其他文献
通过在中间相沥青中添加纳米颗粒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容的高度发达的中孔炭。当添加剂与中间相沥青的配比从2/2增加到7.5/2,所制中孔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明显增大(表面积最大为1500m2/g,孔容最大为3.3ml/g),炭收率接近70%。研究表明产物具有高度发达的中孔结构,孔径主要分布在2~30nm的范围。12~30nm的较大的中孔源于是由纳米颗粒的脱除,而闭孔的打开则形成了2~12nm的较小
纤维表面沉积铜是解决金属铜基体与沥青基石墨纤维之间浸润性的一种办法。本文在自制的电镀设备中以铜离子的络合物为电解质,用电镀的办法在石墨纤维表面得到完整的铜镀层。SEM照片显示:纤维电镀过程中的"黑芯"现象未出现,石墨纤维均被铜完全包覆,镀层表面较平整、光滑。XRD分析表明:铜的(220)面存在择优取向:Tc值为55.2%。镀铜纤维在高纯氮气的保护下热处理。考察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镀铜纤维的拉伸强度,并
以甲烷为碳源,硫酸亚铁为催化剂前驱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石墨基板上制得了空心锥状炭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热失重等分析手段,以平直炭纤维为参照,对比研究了空心锥状炭纤维的微观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空心锥状炭纤维由众多空心锥并串联而成,单个空心锥底面直径约1μm,锥高为几百纳米;径向平面内三个底面直径约1μm,锥高为几百纳米空心锥呈三角形紧密挟接;轴向方向相邻空心锥由单
从凝固浴出来的聚丙烯腈(PAN)初生纤维必须经过水洗、热水牵伸、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和松弛热定型过程,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PAN原丝,在整个制备工艺过程中PAN纤维的孔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采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了PAN原丝制备过程中不同工艺阶段纤维的孔结构。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理论,得到水洗丝、热牵丝、干燥丝、蒸汽牵伸丝和原丝孔隙的平均半径、孔径分布、Guinicr曲线及孔隙沿纤维轴和
以甲烷为源气体,氮气为载气,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于1050~1150℃的沉积温度下,采用微波热解化学气相沉积工艺(MCVD)制备了炭纤维。扫描电镜照片表明,所制备的炭纤维呈现辐射状生长,截面呈圆形,直径约30μm;进一步分析表明,炭纤维由芯部直径约2μm六边形小纤维和外层层状热解碳组成。偏光照片表明,六角形小纤维的组织结构为粗糙层,而层状热解碳为光滑层结构;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炭纤维具有一
采用模压工艺制备中间相碳微球素坯,随后在650-1600℃温度范围内采用埋碳烧结工艺获得烧结体。研究了上述工艺对素坯和烧结体的收缩率、密度、孔隙率、抗折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的模压和高的烧结温度有利于提高密度、电性能和抗折强度。采用25MPa模压成形的MCMB粉末素坯,在1600℃条件下埋碳烧结3h后,烧结体的抗折强度、密度分别可以达到92.5MPa和1.92∥cm3,而电阻率仅为0.
通过调节催化剂前驱体硝酸铁的含量,对热塑性酚醛树脂进行催化石墨化制备出了洋葱状碳纳米颗粒和竹节状碳纳米管。等方法对产物的形态、结构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催化石墨化行为。随着硝酸铁含量及保温时间的不同,由于不同的催化石墨化行为产生不同的碳产物从TEM图片中可以看到:竹节状纳米碳管由数十个竹节组成,洋葱状碳纳米颗粒为准球形的同心纳米碳笼。
本文对炭纤维渗硼催化石墨化的工艺、机理以及硼对炭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硼可以降低石墨化的热处理温度,提高炭纤维的抗拉模量,并减缓抗拉强度的下降趋势。
将固化后的酚醛树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热重分析,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的热降解与亚甲基的取代位有关。酚醛树脂中的亚甲基分两个阶段进行热解降,350~450℃的温度区间主要是部分邻邻(O-O)位亚甲基和邻对(O-P)位亚甲基的分解,400~620℃温度区间为对对(P-P)位亚甲基的分解,P-P位亚甲基比O-O位亚甲基的起始热分解温度高50
本文先分析了水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提出人的生存与水的可持续利用要和谐共处、相依相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提出了新时期建立生态伦理秩序的观点,并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