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早白垩世双峰式侵入岩的锆石U-Pb定年及构造意义

来源 :2011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1372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岛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其分布规模和产生的影响仅次于海西~印支期构造岩浆旋回,具代表性的有屯昌岩体、千家岩体和保城岩体等这些岩体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或中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南褶皱系五指山隆起区,北与雷琼断陷为邻,南为南海地台三亚台缘坳陷带。岩体的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及闪长质包体。花岗质岩石中的包体包含有大量深部地质体及共形成过程的信息,通过对其年代学及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揭示其寄主岩浆起源、演化及其形成机制、构造环境等重要地质问题。前人对海南岛晚中生代的几处代表性岩体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侧重于矿物学及壳慢混合作用方面的研究,对寄主岩及包体没有分别给出形成年代,本文通过精确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厘定了寄主岩及包体形成时代相同,为双峰式侵入岩,并结合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讨论其形成的构造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特征与开采技术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了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的内在关系,煤层气与页岩气生成、演化与富集的机理,以及它们共同开发的可能性。
当盆地内存在一楔形体,如果该楔形体与围岩岩性不一致,且相对刚性,在伸展作用力下,楔形体被抽出,因而导致其上覆地层发生形变,形成褶皱,该作用称为伸展构造楔作用,该楔形体称为构造楔。文中以廊固凹陷为例,从时间剖面、深度剖面对构造楔的几何学与运动学进行了分析。
自1791年法国学者对白云岩首次进行描述以来,其成因问题一直是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白云岩进行了精细的岩石学、矿物学等方面研究,旨在找出关于原生白云岩的确凿证据并探讨其形成机制。
古生代塔里木克拉通北缘是被动陆缘还是活动陆缘涉及到其北部大洋俯冲极性、中亚造山带重建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塔里木克拉通北缘铁门关一带的兴地塔格杂岩记录了丰富的构造热演化信息,本文介绍了一系列侵入于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中的花岗闪长岩体的研究结果,对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花岗闪长岩体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是受俯冲带流体交代的地慢楔部分熔融产生的玄武质岩浆底侵,导致
文章介绍了Pb同位素“双稀释剂法”TIMP测试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高精度Pb同位素的测试,结果表明,双稀释剂法对低含量Pb的样品测试有很大的优势。
文章介绍了桐柏地区的区域地质概况、石榴石云母片岩显微构造特征、石榴石环带成分特征、石榴石超微结构特征、石榴石的形成条件,并介绍了其构造意义。
文章详细介绍了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李子园群的形成构造环境及其构造意义,分析了其火山岩的化学成分和组成特征。
文章详细介绍了西秦岭北缘地区的新阳-元龙大型韧性走滑剪切构造带的物质组成和构造特征,以及在地质研究上的意义。
本文将应用两种数学方法:移动平均法和球面样条法。在己有古地磁极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塔里木地块奥陶纪至第三纪的视极移曲线,进行综合的运动学规律研究,同时分辨两种结果的优劣,并结合重大地质事件来解释其运动学特征变化的可能原因。
文章详细研究了西秦岭地区大草滩群的物质组成特征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西秦岭在晚古生代构造格架和构造演化的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