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FR18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c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由胶胞炭疽菌(Glomerella cingulata)引起,在我国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苹果主产区连年大发生,给苹果产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该病害发病速度快,从侵染叶片到始见病斑仅需2天.病斑由初期的褐色小点随病情发展为不规则的大型坏死斑,在4~5天造成树体大量落叶.果实受侵染初期在表面形成大量深褐色病斑,后期病斑连接成片,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苹果炭疽叶枯病已经从一种苹果新病害上升为苹果的重要病害.目前,国内外关于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病原和侵染流行规律已相对清楚,主要集中于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本实验室已经通过建立农杆菌介导的苹果炭疽叶枯病菌遗传转化技术体系,构建了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菌株W16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并通过致病性测定筛选得到多株致病性变异的突变体.其中突变体M63丧失了致病能力,利用Southern杂交技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突变体M63的T-DNA插入为单拷贝插入.利用TAIL-PCR扩增突变体M63的侧翼序列,获得了T-DNA插入位点的左臂侧翼序列,通过与数据库中围小丛壳菌23基因组数据比对,得知T-DNA插入位点位于基因组数据库Scaffold-3序列.Fgenesh程序预测该基因是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共含有2 568个碱基,外显子碱基2 202个,编码氨基酸733个.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编码蛋白并且亚细胞定位预测,定位于细胞核上.通过PCR成功克隆了FR18基因,并将其与红色报告基因融合构建瞬时表达载体,通过侵染烟草试验初步验证该基因功能.并通过同源重组敲除FR18基因,已获得敲除突变体菌株.通过观察菌落形态、孢子萌发、侵染钉形成等过程探究该基因的功能.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鉴定苹果胶胞炭疽菌效应因子及其功能,解析"苹果胶胞炭疽菌一苹果"互作分子机制提供重要帮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由谷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谷瘟病是谷子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研究不同地区谷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对了解谷瘟病菌的遗传变异和指导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荧光标记对不同谷子产区的90个谷瘟病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8对SRAP荧光标记引物共获得1 48
NAC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以及生物、非生物胁迫反应的抗逆过程.相比于拟南芥、水稻、小麦、大豆和杨树中的研究,谷子中关于NAC基因在生物胁迫反应中的表达研究相对较少.谷锈病是谷子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筛选抗锈相关基因对于揭示抗锈机理意义重大.已有研究表明谷子中50个NAC家族成员参与了谷子盐、低温等非生物胁迫反应,据此本研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对其中33
植物对胁迫所引起的一系列基因表达和基因的产物是特异的,植物表达抗病反应的过程也是抗病信号传递的过程。本研究以通过连续多代的后代筛选获得的转hrpZm基因高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单拷贝纯合株系为试验材料,以该株系的受体材料为对照,采用Real time-PCR技术测定了水杨酸、茉莉酸、细胞程序性死亡等多条信号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其中水杨酸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R1、PR12、PAL在大豆疫霉根腐病为害的大豆
谷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与谷子寄主之间的互作关系和水稻与稻瘟病菌之间一样,符合Flor的"基因对基因"学说.谷瘟病菌在侵染谷子的过程中,谷子所携带的抗病基因与谷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编码产物相互作用,进而引发寄主过敏性坏死反应(HR),抑制谷瘟病菌扩大侵染,从而产生抗病效果.已克隆的稻瘟病菌无毒基因主要分为两种,即寄主特异性的PWL基因家族和与稻瘟病菌致病相关的Avr-gene家
为研究青稞根腐病对其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甘肃青稞主产区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为研究区,对其青稞根腐病的发病率进行调查,并采集样品,对比研究健康青稞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际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等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组成。结果 发现,研究区10个采样点青稞均有根腐病的发生,发病率在5% ~ 20%,发生呈普遍性和区域性特征。青稞根际土
根结线虫病是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的重要病害,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抗病基因是一条新的抗病育种途径.本研究利用转录组学的方法,分析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侵染过程中番茄抗性材料的抗性相关基因.利用DESeq软件进行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和未侵染番茄抗性材料样本的差异基因筛选,得到111
细菌在有关条件诱导下可进入有活力但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VBNC状态是细菌抵抗逆境的一种方式.有报道表明VBNC状态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菌体形态变为球形,表面伴随出现凹凸的变化;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进入VBNC状态后,菌体的表面变得粗糙且出现不规则的变化,从而增强了其对逆境的
2015年12月,在海南省文昌市潭牛镇对辣椒病害进行调查时从线椒上发现一种新的叶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的水浸状的灰色小圆斑点,随后病斑迅速扩大,小病斑在叶脉间汇集成长条型褐色病斑.采集样品带回实验室,对病样进行分离、纯化.分离物在PDA平板上的菌落最初为灰绿色,最后变为褐色.对分离物进行人工产孢,观察其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性状.该分离物分生孢子梗为浅褐色、直立或稍微弯曲.孢子褐色,一般有3个隔
茄科蔬菜根病是指由土传真菌侵染导致的根腐,基腐和茎腐病害的总称,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受连作,重茬的影响,湖北省茄科蔬菜根病发生率正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以严重影响茄科蔬菜的发展。本文作者分别于2015年8-9月、2016年7-8月,通过对湖北省利川、长阳、兴山、十堰、神龙架、襄阳、东西湖、崇阳等茄科(辣椒/番茄/茄子)蔬菜主产区根病发生面积和严重度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湖北省主要茄科蔬菜根
山东聊城堂邑镇种植工艺葫芦1 217hm2,被称为"江北葫芦之乡"。葫芦炭疽病是葫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可以为害幼苗、叶片,特别是为害果实后影响工艺葫芦的商品性及收藏价值。因葫芦种植基地多年连作重茬,病菌积累量大、病害发病严重,同时因为生产上连年大量用药,该病原菌抗药性强,造成葫芦炭疽病难以控制,严重影响老百姓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开展了该病原菌的分离和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