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庚款"留学选派概况,就中比庚款委员会、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等三个团体的相关情况依次加以分析。中比庚款委员会成立于1929年4月,人员构成为中方教育部、外交部、内政部、财政部、卫生部、铁道部正、副代表各一人,比方为正、副代表共九人,设有中国留比学费基金(美金债券22万元),收入一部分用于对中国留比生的日常资助,另一部分用于不定期的留比考选。该会是较早举办正式留学考选的庚款组织,成立后不久就计划组设考试委员会,“派遣国内学生赴比求学”。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系沿袭1925年4月签订的中法新约成立,该会投入中国留法教育的经费分为两项,其中大部用于对中国留法学生的日常资助,另有少量用于不定期的留法考选活动。与留比考选的境遇相似,留法考试也因抗战的全面爆发陷入停顿。美国对华退款兴学的计划行动最早,体制也较为独特。根据1924年的中美还款新约,美方除继续以庚款资助清华学校选派留美生外,还与中方合组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成立旨趣和首要活动并不以直接举办留美考试为重心,而更为专注于其他中美文化交流活动及发展中国国内文教事业。“中基会”留学选派之举,往往不囿于系统考选的方式。
从抗战前举办的五届庚款留英考选来看,教育部的监督管理在形式上确有一定增强,但庚款会许多具体试务并未对当局言听计从,甚至不乏搪塞抵触之处。即使是作出了某些必要的让步,也是为保障考选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主动调适,并非迫于行政命令下的被动应对。然而,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该会不得不在战时的特殊局势下审时度势,对当局逐步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
回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庚款留英考试,自1933年始,先后举行九届,历时I3年,实际共计录取学生193名。公正地讲,其程序之严谨、成果之卓著、影响之久远,皆毋庸置疑。然作为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在国人心中的阴影始终难以消退,教育部能将考选权收归国有,倒有些“收回教育权”的味道。但令人惋惜的是,直至南京政府败亡前夕,留英考试才被强行捆绑在统一考选这架岌岌可危的马车上,自然亦不免惨遭随之覆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