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失去的家园--腾讯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的四维"家园观"

来源 :中国-东盟建筑空间设计教育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研究中心"是腾讯基金会"筑梦新乡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探索用互联网企业核心能力助力西部乡村发展的模式,用城市文化的善意输入,推动乡村价值的有效输出.2014年,"筑梦新乡村"项目正式升级为"为村计划"(WeCountry).笔者以志愿者身份作为该项目室内外环境的总设计师,参与了该项目兴建阶段的整个过程,以设计师的视角对腾讯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的兴建与试运营进行了持续跟踪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将围绕该博物馆建设的多方参与者及其形成的多维"家园观"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古村落是我国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物质文化的遗存,如今古村落中土地无节制开发和占用、历史建筑的破坏、人口外流、基础设施落后等,急速加剧了村落的生态环境恶化。本文从古村
  粤北是客家的主要聚居地,客家先民为适应恶劣的社会环境与自然条件,建造了适合聚族而居、易于防守的聚居建筑"围楼"。文章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粤北客家民居围楼的保护现状进
  本文是以海绵城市的试点为社会背景,以雨水收集为理论背景,以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依托,展开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结合雨水收集在设计途径中设计要点的探讨,并对旧的居住小区雨水收集
  本文通过选取温泉产业乡村河流景观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其人居环境中河流元素的保护及改善策略,分别针对河流景观的各构成部分进行现状分析与改善方法研究,特别对于河流景观中
  本文围绕广西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分析现有模式所面临的问题。通过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更合理的毕业教学环节提出理论依
  现代建筑正逐渐步入从多元角度迸行突破的时期,肌理营造在空间设计中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关注。如何通过物化的肌理材料营造"精神之境"?本文从肌理的选材阈、叙事角度以及肌
  顺应地形是地域性建筑创作中利用与创造环境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对建筑用地进行必要改造的同时,建筑也应尽可能地结合和顺应地形。本文以南宁市恒大苹果
  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恭城镇传统街区为例,结合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求,提出对于城镇中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的重要载体——传统街区,从地域色彩出发,依照色彩原理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住宅需求量亦不断增加,但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决定了城市住宅发展的日益局限。因此,以面积适当,高舒适度,高性价比为主体的
会议
  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地域文化正在快速消亡。从城市本身的发展来看,亟须在人、城市与地域文化之间建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合理关系,达到三者的和谐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