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基因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编码基因.结果表明:广叶绣球菌基因组可编码27个gst,均含
【机 构】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4
【出 处】
:
福建省科协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分会暨2017年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基因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编码基因.结果表明:广叶绣球菌基因组可编码27个gst,均含有GST保守的N端或C端结构.27个GST分属于8个不同的家族,其中Ure2p家族GST数量最多(8个),omega家族含6个,GTE家族含4个,C1、GHR、sigma和GTT家族各含2个,EF1Bγ家族含1个.各家族间的广叶绣球菌GST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不同光照时长胁迫下6个Ure2p家族GST基因的表达动态.结果表明6个GST基因在光照诱导24h、48h和96h后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现代化、规模化蛋鸡饲养管理中,环境控制的因素至关重要,是影响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地提高环境水平,规避风险,实现健康养殖,需要系统化的方案。
本试验旨在探讨低蛋白质日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
蛋白质是肌肉的主要组成部分,肌肉中蛋白质的变化与肉品质存在很大程度的相关性,随着蛋白质组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逐渐在生命科学各领域有了应用,也为肉品质科学研究开辟了
文章阐述了引进生产菌株与培养料一次发酵栽培技术,引进菌株的比较筛选与培养料二次发酵技术,改革开放初期,双孢蘑菇栽培、加工的工农业经济效益与创汇作用十分突出,引起各级政府
采用饲养实验,以体质量(92.07±-13.29)g,体长(40.22±2.20)cm规格的日本鳗鲡为实验对象,分别饥饿处理0d(S0组,即对照组)、14d(S14组)、28d(S28组)、42d(S42组)、56d(S56组),
系统的研究了经连续4个世代选育的戴云山羊新品系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各选育世代头胎、经产的产羔率分别为125.3%-137.4%、191.4%-204.7%,其中经选育的2、3、4世代的产羔率均显
对双孢蘑菇As2796子实体发育4个不同阶段样品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与双孢蘑菇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共比对到9207个转录本,发掘新基因393个,其中164个得到功能注释.基于比对
基于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广叶绣球菌的淀粉酶家族基因进行基本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和功能位点的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 has emerged as a powerful and popular tool for quantitating differences in transcriptional gene expression levels betwe
秀珍菇它不仅外形秀美,味道可口,而且营养丰富,药效良好,但未见秀珍菇线粒体基因组相关报道.本文对秀珍菇主栽菌株中秀及野生菌株秀1的单核菌株ZA3、X1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