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裂叶蟛蜞菊入侵差异性与化感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o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原产于南美洲,现在华南和东南亚一带成为入侵种。广州周围地区4年的野外观察发现,三裂叶蟛蜞菊的入侵能力与原生地植物群落的构成有关。在广州地区三裂叶蟛蜞菊能顺利入侵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群落;马缨丹成丛分布,三裂叶蟛蜞菊不能入侵其群落内部,在马缨丹(Lantana camara)群丛周围三裂叶蟛蜞菊生长不良;铁芒箕(Dicranopteris dichotoma)成片生长,在铁芒萁分布的地块三裂叶蟛蜞菊的入侵受到阻止,野外经常观察到,在三裂叶蟛蜞菊和铁芒萁群落之间形成明显的分界线。室内分析了三种植物的水提液对三裂叶蟛蜞菊的化感作用,结果显示,斑茅对三裂叶蟛蜞菊的有微弱的化感促进作用,马缨丹与铁芒萁的水提液对三裂叶蟛蜞菊的化感抑制作用明显,马缨丹水提液对三裂叶蟛蜞菊根长与发根数的化感抑制作用比铁芒萁要弱。三种植物挥发物对三裂叶蟛蜞菊的化感作用也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斑茅对三裂叶蟛蜞菊新生叶数有微弱的促进作用,马缨丹与铁芒萁挥发物对三裂叶蟛蜞菊的新生叶均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但马缨丹的化感抑制作用明显要强于铁芒萁,有意思的是铁芒萁与马缨丹挥发物对三裂叶蟛蜞菊的根长与新生根数目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三种植物植系土壤的乙醇提取物对三裂叶蟛蜞菊生长有亦有显著的差异。斑茅根系土壤提取物对三裂叶蟛蜞菊的根系生长有微弱的促进作用,但新生叶的数量增加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马缨丹与铁芒萁根系土壤提取物对三裂叶蟛蜞菊根系的生长与新生根条数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铁芒萁根系土壤提取物对三裂叶蟛蜞菊根长与新生根条数有抑制作用比马缨丹要强。以上生测结果表明,斑茅对三裂叶蟛蜞有微弱的化感促进作用是三裂叶蟛蜞菊能侵入斑茅群落的重要原因。而蟛蜞菊在马缨丹周围生长不良主要是由于马缨丹挥发物对三裂叶蟛蜞菊地上部的化感抑制作用引起的,由于三裂叶蟛蜞菊在马缨丹周围的根系生长影响不大,因此马缨丹周围并不能完全排除三裂叶蟛蜞菊的存在。由于铁芒萁水提液和根系土壤提取物对三裂叶蟛蜞菊的根系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在三裂叶蟛蜞菊与铁芒萁群落间形成了明显的分界。影响植物入侵能力的因素很多,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化感作用是入侵植物在侵入地显示较强侵占能力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表明被入侵植物群落的化感作用强弱也是影响入侵植物侵入能力和侵入形式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炼化行业是能源的生产大户,也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户,其能耗水平在我国各耗能行业中仅次于冶金、建材、化工、电力,居第5位。做好炼化行业的节能工作.对全国节能战略目标的实现
由于海外资本进入在我国有着诸多限制,为了获得更广阔的融资规模,国内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选择海外上市,而这些选择在海外市场上市的企业被统称为“中国概念股”,简称中概股。二十一世纪到现在,中概股们从一开始的高歌猛进到如今陷入了持续的低迷。所以,自2014年开始中概股们掀起了一波私有化回归的浪潮,以求在国内市场得到更加有效地融资与发展平台。本文基于中概股回归大环境下,以中概股互联网企业中较为典型的
蒙古南戈壁成矿带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该区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俯冲碰撞带,属阿尔泰造山带的东延部分,为戈壁—天山构造带与戈壁—阿尔泰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区内火山
2006年8月在山东南部沿岸海域32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研究,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82种,其中,多毛类92种,甲壳类42种,软体动物29种,棘皮动物9种,其他类群10种。研究海域大型
油田究竟是个什么模样?这是我多年前的一个疑问。当我从农村的稻田来到胜利油田,一下车就急不可待地想看看油田什么样?可是,看到的就是土地、房屋、道路等等,没有什么“田”啊。于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收集的60例复杂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术前术后资料回顾性分析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消肿止痛合剂在术前、术后的应用的有效性,以评价消肿止痛合剂在跟骨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是否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加快组织肿胀的消退、减少术后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共收录60例SandersIII型以上跟骨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来源于甘肃省中医院骨科,将其分为两组:治疗
本文通过对于目前高校电视摄像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电视摄像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心得和改革措施,以期提高电视摄像教学的教学质量。
地震反演技术在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地质统计学反演因对薄储层有较高的纵向分辨能力,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本文以Y13工区为例,应用基于马
伴随土壤流失过程的养分流失普遍存在着富集现象并可用富集率来表示。富集率是进行非点源污染评价与预报的重要参数。国内外氮、磷富集率大小和计算方法的研究成果表明:氮富集
基于2012 年夏季渤海中部海域21个站点的调查数据,采用内梅罗(Nemerow)指数、富营养指数(EI)和潜在富营养化法对渤海中部海域水体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