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广州市2006 年7 月以及2005 年6 月这两场暴雨期间的流溪河流域实测雨量资料,对广州市06 年和05 年部分时段的雷达数据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对收集到的各场次的广州多普勒雷达降雨回波进行了连续反演,在反复观察各数据的基础上,对降雨回波探测数据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针对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同化。通过对2006 年7 月以及2005 年6 月这两场暴雨期间流溪
【机 构】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44 广东省肇庆市气象局,广东肇庆 526060 广东省广州市
【出 处】
: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州市2006 年7 月以及2005 年6 月这两场暴雨期间的流溪河流域实测雨量资料,对广州市06 年和05 年部分时段的雷达数据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对收集到的各场次的广州多普勒雷达降雨回波进行了连续反演,在反复观察各数据的基础上,对降雨回波探测数据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针对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同化。通过对2006 年7 月以及2005 年6 月这两场暴雨期间流溪河流域的资料分析,发现广州多普勒雷达降雨回波测量的数据质量问题主要有不同层体扫数据的不同,数据短缺、异常点(含异常传播、雨量增长、水平位移和衰减)和异物回波。具体分析各种数据质量问题如下:随资料层数的增加(亦即仰角的增加),雷达探测到的信息逐步减少,并且强度也逐步减轻,第1 层数据较完整,前1-4 层数据基本还可以用,第5 层及以后的数据较少,基本不能用,第9 层则基本没有数据。广州多普勒雷达存在设备不稳定的情况,使部分体扫数据丢失,对于短缺数据,采用短缺数据的插补延长方法(分径向插补和单点插补的方法)。对于异常点(噪声点)及同化方法:对异常点进行检测,首先检查每一个网格内的有效回波,看其值是否大于有效降雨回波阀值,若大于,则该点为异常点;若不大于,则继续对每一个网格内的有效回波,检测其8 个相邻点的值,如果该点数值比其中任一点的数值大3dbz 时,则该点为异常点。对于已确定的异常点,应该将其值丢掉,并赋予一个新值,其新值用其周围8 个相邻点中有效点的均值代替。异物回波及同化方法:经分析认为地面雨量站降雨量为零时对应的雷达回波率为基础回波值,以15dbz 作为广州市多普勒雷达估测流溪河流域降雨的基础回波值,确定了基础回波值后,对基础回波进行同化,方法是对每一个网格内的回波,检测其数值,若其数值小于基础回波值,则该点为非降雨,即降雨量以零计,并将该点的有效回波值记为零。若不小于15dbz 则保留当前值,对非降雨时的基础回波可以通过最终的雷达方程参数进行调节。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不少地区的极端天气事件也在增多,暴雨洪涝、干旱、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日趋严重.在这种气候背景下,山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怎样的变化?本文利用山西68个台站逐日最高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百分位值极端事件定义方法(同时兼顾气象业务中常用的定义方法)和Kendall-tau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了1961-2008年山西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
利用NCAR CCSM3.0 IPCC AR4陆面分量模式(CLM3.0)20世纪气候模拟(20C3M)和21世纪SRES A1B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着重分析了未来北半球陆面情况对全球变暖的时间序列响应特征.通过模式20世纪的气候模拟结果和21世纪SRES A1B情景下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北半球陆面的水、热过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全球地面温度的持续升高,北半球陆面的净辐射通量
全球气候变暖的同时,对流层出现增暖,平流层出现降温,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对流层顶高度也在发生变化,对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根据1979~2008年期间近30a华北地区12个测站逐日对流层顶探空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该地区不同类别对流层顶发生及其高度季节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并采用线性趋势、小波分析和R/S计算等方法对其高度变化等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对流层顶的分布特征及其高度变化的基本事实和规律.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河海交汇区域,地势低洼,易受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影响,气候变化脆弱性极其脆弱.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水体温度、盐度变化导致保护区内潮间带面积缩小,盐沼植被退化,原以河口海岸湿地为主要栖息地鸟类栖息面积丧失、食物质量改变,严重影响保护区鸟类栖息环境与食物来源,威胁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上海城市生态安全.本项研究基于脆弱性六维定义,结合3S技术、海岸带风险评价模型分
利用方差统计方法分析了前期高原大气热源异常时四川及其周边区域的主汛期的位势场、相对湿度场、垂直速度场以及风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前期高原大气热源异常时,次年汛期四川及其周边区域的各要素场会出现显著变化.当前期高原加热场异常偏强,在次年的5~6月东北冷涡异常偏强、7~9月青藏高压显著偏强,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明显偏东;当前期高原加热场异常偏弱时,次年河套西风槽则异常偏强,青藏高压明显偏弱.其次当前期高
利用标准正态检验法(SNHT),对四川省117个站点1961~2006年逐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得到54个均一站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近46a四川省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得到以下几点初步认识:四川省年日照时数大部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盆地日照减少幅度大于高原,而减少幅度较大的站点又主要分布在沿江河谷地带;60、70年代日照时数偏多,80年代以来,日照时数持续偏少;有明显的突变
目前,区域自动气象站中心站软件因厂家各异,各中心站需根据装配的区域站的类型安装相应厂家的多个中心站软件,造成了硬件资源配置增加、观测数据产品生成及时性减低、软件升级难度大、运行监控难度大、业务培训成本大等各种问题。本文提出将区域自动气象站中心站软件进行统一化的想法——为区域自动气象站设计一个统一的数据收集平台。本文首先对区域自动气象站中心站软件的统一性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除了在生成文件
风廓线雷达能够实时提供大气的三维风场信息,与微波辐射仪或GPS/MET 水汽监测系统配合,可实现对大气风、温、湿等要素的连续遥感探测,是一种新的高空大气探测系统。它具有观测频次多、连续获取资料、自动化程度高、业务运行成本低等优势,是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监测的能力和提高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2011 年6 月7 日3 北京市一次强对流过程中风廓线雷达测得的风廓线数据,结合区域自动站
以CINRAD/CC 型C 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为例,结合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测试大纲要求,对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指标的测试目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雷达各项技术指标测量时的雷达状态、测试框图、测试步骤、注意事项等详细说明,图文并茂,为从事新一代天气雷达工作的雷达技术人员提供了雷达测试的参考规范,对刚接触雷达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雷达测试参考手册。
目前雷达在观测强对流天气和强对流天气的分类判别中仍然是最有效和直观的工具,虽然卫星云图的分析应用也很广泛,但由于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不足,在指挥防雹作业业务中只能在空间和时间预测方面发挥其参考作用,而在时效性和空间分辨率要求较高的防雹业务中,雷达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卫星云图和雷达结合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冰雹云移向、移速的早期识别。且准确地识别和判定冰雹云,也是开展防雹作业和取得作业效果的关键。